唐德玲
唐德玲

樓價不跌之謎

發佈時間: 2017/04/28

樓價不跌之謎

姊妹們,政府為遏抑樓市升勢(炒風?),過去3年先後多次採用不同名目的「印花稅」來對抗,但結果,樓市只有短暫的調整。調整過後,樓價升得更高更快。

樓市就像走馬燈一樣,高價樓升完就到中價樓,中價樓升完再到細價樓,當中包括資助房屋和公屋,到細價樓升到癲之後,又輪到高價樓接力。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近期在北角區開售的新盤維港頌,該新盤在短短兩星期內已經售出八成,平均呎價高達3.2萬元,令人嘖嘖稱奇!

這幾年政府推出的印花稅稅種包括額外印花稅(Special Stamp Duty, SSD),經過修訂後,現時是物業在6個月內轉手須繳納20%印花稅;6至12個月內轉手須繳15%印花稅;12至36個月內轉手須繳10%印花稅。

政府辣招雖多 難遏樓價

然後,政府又推出買家印花稅,非本地居民(包括本地和海外公司)購買香港住宅物業須額外繳付15%印花稅;然後就是最「辣」的雙倍印花稅,即是買入第二項物業需繳付雙倍的印花稅。到後來,所謂的雙倍,更劃一為15%。

理論上,一個外國人在香港買入第二個物業,又在半年內轉手,便要繳付50%的印花稅,對遏抑他們的投資需求應有一定幫助,奈何法例仍然存在漏洞,因為他們可以透過「一約多伙」的方式,以迴避雙倍印花稅。

於是,政府又再出招,堵塞透過「一約多伙」來迴避雙倍印花稅之風,暫時所見是有少許遏抑作用。但整體來說,無論政府如何出招,除了令到庫房「豬籠入水」外,對樓市似乎真的沒有太大作用,等上車的年輕人,依舊望樓興嘆,到底原因為何呢?

我過去的分析是,利息處於超低周期,買樓比租樓更着數,所以鼓勵了更多人置業。另外,對大部分即將或已退休人士來說,超低息時期,自己的退休金沒有出路,惟有買樓收租。另外,當然是最核心的問題,那就是,這幾年物業供應相對短缺。

這些都是很理論的分析!有些業內人士則認為,政府一味透過提高印花稅去遏抑需求的措施,同一時間也遏抑了供應,所以於事無補。

但原來,更核心的原因是,香港的銀行體系實在太多錢,當中的錢除了我剛才提到的退休或即將退休港人在銀行的存款外,還有一大筆「中資錢」。

中資盈利滯港 大手掃貨

最近我跟一位會計師談及香港樓市的問題,他告訴我,更多的錢其實是來自中資,這不是內地人來港買樓那麼簡單,而是早年很多內地公司在香港成立了空殼公司,將大部分利潤撥到香港公司,以減輕稅負。

結果,這些「香港公司」在過去幾十年賺了不少錢,而這些錢一直留在香港的銀行體系,沒有調回內地。這些中資錢可以不問價,一口氣動用數以億計的資金,掃入十個八個單位,因此,樓價不升才怪(部分則透過買地參與香港的地產市場)!

姊妹們,如果妳是有樓之人,樓價上升,相信妳始終會高興,但對於一些渴望「上車」的姊妺來說,樓價無止境地上升,置業夢漸行漸遠的無奈,又實在令人嘆息!

正如我在早前的文章中所說,現在香港的樓價是嚴重扭曲了的,希望新任特首真的有能力「撥亂反正」!

(本欄逢周一、三、五刊登)

tong_lydia223@yahoo.com.au

撰文: 唐德玲 作者從事理財策劃工作逾十年,並擁有認可財務策劃師資格。
欄名: 女人筆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