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路上,每個病人都是我生命的過客;能與他們相遇,是一種緣份。不論是為病人提供單一傷口護理、復雜的造口和瘻管護理,還是陪伴他們面對生命最後一哩路,這些醫患時光和經歴都成為了我護理路上的「生命鼓勵」。五
每位病人的康復之路都是獨特的。從醫院到社區的過程是第一里路,病人由需要全面護理過渡至只需部分協助,最終恢復完全自理能力。而隨後的第二里路,重返以往生活和工作的軌道。這段旅程可能漫長且充滿挑戰,有些病人
還記得第一次見到阿琛的情景,淺褐色頭髮的他當時身穿皮衣,手抱一個摩托車頭盔。很難想像這位五十出頭的男士,剛剛確診了腦腫瘤,正準備接受腦部手術。阿琛去年年中看電影時,發覺「隻隻字都識,但完全不能理解電影
「病人可能受到腦震盪……」部分人經歷過輕度頭部創傷後,後遺症有可能演變成「腦震盪後症候群」。腦震盪後症候群一般無法透過客觀診斷影像確認,治療方面亦只能以處理症狀為主,患者因而容易感到無助和困擾。患者林
醫生陪伴病人走人生最後一哩路,有時未必能夠用上驚天動地的藥物、治療方案,而是聚焦在病人的身心健康,讓他舒舒服服地圓滿人生。患上晚期腦退化症的劉伯(化名)已無法對話,亦不會認得我以及每天照顧他的醫護人員
在舉辦活動時,最擔心就是參加者「悶到瞓著」。今次活動傳來了陣陣鼻鼾聲,卻令我們十分滿意!不少精神病患者會因情緒、幻聽、焦慮等問題困擾,而較難得到高質素的休息。繼引入明陣和森林浴體驗後,葵涌醫院精神健康
葵涌醫院的樂隊「音樂伙伴」最近十分「旺場」,除了獲邀在醫院管理局傳媒晚宴上首次公開亮相,亦參與了醫院社區活動的演出,為逾百名觀眾帶來了別具意義的音樂表演。醫院的病人資源及交誼中心是這支樂隊的「發源地」
她向我遞上四張生日卡,四個陌生人,同一日生日,生日那天,正是她丈夫遺愛人間的日子。離別,重生。我感受到她的沉重,也為她的釋懷感到欣慰。劉生(化名)是一位業餘運動員,非常熱愛運動,上山下海騎單車無一不愛
去年十二月的一個周末,葵涌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門診診所格外熱鬧,因為我們的門診診所變成了嘉年華會場!十多名患有自閉症的小朋友及其家人前來參加活動,實踐他們平日在工作坊的所學。患有自閉症的小朋友面對不
每一天, 不少「老友記」病人都向我們「耳檢中心」綜合診所的團隊提出以下困惑,「大聲少少啊,我聽唔清啊!」、「我成日都用棉花棒撩耳仔,點解仲係聽唔清楚?」。眼見老友記飽受聽力退化的困擾,我們實在於心不忍
作為一名初出茅廬的精神科護士,我有幸在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病房裡工作,縱然每天照顧病人時會面對不同的挑戰,但同時亦會感受到不少暖心的時刻。有一天,我如常與病房同事為一位患有智力障礙的8歲男童量度血壓。這
又來到一年一度的聖誕節!當大小朋友都希望慶祝一番時,我們又怎能欠缺一班老人家呢?我們經常與老人科日間醫院的公公婆婆說:「不論人生閱歷有多豐富,生活都能夠保持『儀式感』。生活過得開心愉快,便能夠時刻保持
黃叔叔因腸癌需接受大腸切除手術並引出造口,及後轉介社康護士作造口護理及教育。在首兩三次的家訪中,我鼓勵及教導太太獨立處理丈夫的造口護理。太太由最初的手足無措,慢慢建立信心,到最後熟習各種造口產品的用法
「祖師爺唔鍾意,係我由細到大聽我老豆講㗎咋,我都冇問過佢咩意思。」電影《破地獄》的一句對白,令人唏噓不已,亦令我聯想到平日在向離世者家屬提及和講解器官捐贈時經常面對的「留全屍」的講法。當死者生前未有登
為照顧不同人士的精神健康需要,醫院管理局以綜合和跨專業的模式提供精神科服務,包括住院、專科門診、日間復康訓練及社區支援服務等。其中,為了解病人及照顧者的關注和需要,提供適切的精神科服務,醫管局會定期與
回想自己的中學時期,曾對未來的職業生涯規劃感到無比困惑,幸得師兄師姐們啟發,漸漸對醫護行業萌生興趣。當年,學校邀請他們回校分享成為護士的經歷,讓我了解到作為護士的意義和價值,更堅定了信念。我希望,我們
每一天,我們都在病房裡與病人及其家人互動,這些經歷讓我深刻理解到,治療不僅僅是藥物和療程的累積,更是心靈的關懷與支持。一名20多歲的阿海(化名)因強迫症引發的強迫思想和行為而產生的強烈焦慮,並申請入院
人生的旅途總會遇到意料之外的挑戰,更何況是至親突然出現健康問題?70多歲的陳伯伯某日如常出門上班,不料在中途發現忘記攜帶重要物品,要折返回家。怎料甫打開家門,便發現妻子倒臥在客廳,需隨即送院。經檢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