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憲孫
梁憲孫

乙型肝炎病毒帶菌者有健康風險

發佈時間: 2022/04/07

乙型肝炎病毒帶菌者有健康風險

「乙型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在南中國一帶流行,40歲以上的香港人逾半曾經接觸過病毒;慢性帶菌者約有一成,大多是出生後受母體感染。

受感染後,幼童有2成機會成為帶菌者;愈年幼受感染,因免疫系統仍未成熟,成為帶菌者的機會就愈高;其餘8成幼童在感染後產生抵抗力,成功清除血液內的病毒,但肝臟細胞一般仍隱藏病毒基因,當抵抗力下降時,病毒仍有機會轉趨活躍。

90年代以後,所有嬰兒出生時都會馬上接種乙肝疫苗,有效避免受病毒感染。

驗血檢查乙肝病毒感染至少有3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陽性反應,代表有血液有病毒,即乙肝病毒帶菌者;乙肝病毒表面抗體陽性反應,代表有免疫力對付病毒;乙肝病毒表面抗體陽性反應,代表曾經受病毒感染。

乙肝病毒帶菌者︰HBsAg陽性反應、HBsAb陰性反應、HBcAb陽性反應。

乙肝病毒感染後康復︰HBsAg陰性反應、HBsAb陽性反應、HBcAb陽性反應。

出生後曾接受乙肝病毒疫苗︰HBsAg陰性反應、HBsAb陽性反應、HBcAb陰性反應。

乙肝病毒帶菌者有較大健康風險,包括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及肝硬化,建議接受醫生定期檢查,或需要長期服用「抗乙肝病毒藥物」,如「恩替卡韋」或「替諾福韋」,並考慮定期進行肝癌篩檢。如帶菌者需要接受化療或服用抑制免疫力藥物,則必須長期服用「抗乙肝病毒藥物」,防止病毒量急升,誘發急性肝炎,甚至肝衰竭。

乙肝病毒感染後康復,HBsAg呈陰性反應,HBsAb陽性反應,HBcAb陽性反應;肝臟細胞仍含乙肝病毒,患者接受某些化療或標靶藥物後,例如抗B細胞單抗「利妥昔」,病者免疫力下降,乙肝病毒有機會轉趨活躍,HBsAg轉陽性,HBsAb轉陰性,可誘發急性肝炎,甚至肝衰竭;建議同時服用「抗乙肝病毒藥物」,抑制病毒繁殖,降肝衰竭風險。

(本欄逢周四刊登)

撰文: 梁憲孫 血液及血液腫瘤科醫生
欄名: 醫晴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