姊妹們,早前政府推出第七批通脹掛鈎債券iBond供市民認購時,碰巧螞蟻集團也在這個時間招股,我身邊的姊妹,大部分都捨iBond而「瞓身」螞蟻。
結果,螞蟻臨門一步取消上市,使現在螞蟻又無,iBond又無,真是「偷雞唔到蝕揸米」。當然,兩者是不同的投資,不應該直接比較。
前者有機會上市即賺幾成,但也有機會蝕錢;而後者上市後,最多只可以賺3%至4%,但肯定不會蝕本。如果妳問我,我會說兩者都值得認購。
機構投資者需要iBond
政府上周公布iBond的配發結果,可能真的受到螞蟻影響,雖然保證息率提高至2%,最終只吸引到456,380份有效申請,申請金額383.62億元(認購人數和金額都不是新高),但政府把最終發行額度,由100億元提升至150億元,令到更多人可以獲得分配。
今次所有認購3手的,即3萬元,都可以獲全數配發,而最多也只可獲配4手,即是認購3手是最「完美」的。其實,即使分到4萬元,也沒有多大用。
我一向認為,區區這幾萬元的iBond,從理財角度,其實沒大意義。因此,過去幾次,我都有參與認購,但在上市首日就沽出了,即是本來應該持有至到期的iBond,我都變了短炒。
今次也如是。事緣我的經紀行主動告知,可以免費兼免息借3萬元給我抽iBond,之前不用入錢,抽到之後才付錢,再加上100元的手續費。再者,他們可以替我安排保證回購。即是剛才我說,上市首日可以即沽的意思。
這其實是個別機構投資者,尤其是公積金或強積金基金當中的保本或保證基金,都需要iBond,因為這幾乎是沒有風險的定息投資工具,所以,經紀行回購之後會轉讓予這些機構投資者。
一般來說,經紀行會用首日上市的價錢來向我回購。我記得,其中一次我用104元的價錢在上市首日沽出了。即是面值100元的債券,可以用104元賣出,如果1萬元的話,就可以賺400元,抽到兩手的話,就可以賺800元(未計手續費)。
想不到,今年更好,經紀行替我們認購3萬元,就獲配3萬元。如果明日掛牌時的報價是104元的話,即日便可賺1,200元。我知道,有些姊妹是一家幾口,每人都認購3萬元,這樣的話,可能會賺幾千元呢!
姊妹們,我明白,iBond本來是應該用來長揸的投資工具,但由於僧多粥少,每人可以分到的實在太少,用來短炒實在無可厚非。
銀債保證息率高達3.5%
但上周政府公布發行的第五批銀色債券(下稱銀債,供65歲或以上人士認購),形式跟iBond一樣,年期3年,同樣跟通脹掛鈎,但保證息率就和iBond有不同。
姊妹們,如果妳是65歲或以上,又認購到的話,就應持有至到期,所謂到期,也不過3年而已,就等於造一筆3年的定期存款!
為甚麼我說應該持有至到期?首先,銀債不像iBond會安排在港交所上市,即是買賣不方便,不容易有機構投資者替妳回購。妳要套現,就只可以賣回給政府。
另外,銀債的保證息率高達3.5%,比iBond的2%高很多。以一個基本上無風險的投資來說,在今時今日的低息環境下,應該算是十分吸引了!妳沽了它,可能就要冒「再投資」的風險呢!所以,如果妳真的認購到,就不要「短炒」了。
再者,今次銀債的發行額也像iBond一樣,由過去的30億元,大增至100億元。如果反應好,可以加碼至150億元。由於銀債只限65歲或以上人士認購,所以,認購人數肯定會比iBond少。
當然,65歲或以上人士的「實力」可能更強,因此,今次銀債,每人最多只可獲配100萬元。姊妹們,如果妳已屆65歲之齡,手上有多餘資金,我強烈建議妳認購銀債,這正是我倡議的三合一退休方案中,第三部分的收息資產呢!
(本欄逢周一、三、五刊登)
tong_lydia223@yahoo.com.au
撰文:
唐德玲
作者從事理財策劃工作逾十年,並擁有認可財務策劃師資格。
欄名: 女人筆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