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桃
沈桃

填海到底有多普遍?

發佈時間: 2018/08/13

填海到底有多普遍?

在新聞看到團結香港基金提出「強化東大嶼都會」,建議在大嶼山東部水域填海造島,這個進取的方案可有望解決香港土地供應不足的問題。

可惜隨即見到有自稱環保人士出來反對填海,更看到網上有環保人士問︰「為甚麼不把整個香港填平?」這種教條式反對填海的態度實在令人失望。移山填海本是香港多年來能夠持續增加土地供應的原因,即使在非常注重環保的歐美國家,填海也是增加土地的主要手段。

以荷蘭為例,本來是內海的須德海進行大規模的填海,成為了現在的弗萊福蘭省。這個省份差不多全部都是填海而來,面積接近荷蘭的六分之一,住了超過40萬人。如果大家有機會到美國的紐約,看到著名的布魯克林大橋公園,那個公園就是填海而來,為紐約居民提供了重要的休憩空間。摩納哥土地不足,所以,五分之一的土地都是填海得來。

至於香港,住在荃灣福來邨、沙田瀝源邨、屯門友愛邨、將軍澳尚德邨和大埔廣福邨的朋友,他們的家都是建在填海得來的土地上,環保人士不會不知道吧!既然行之有效,為何現在就不能繼續?

(本欄逢周一刊登)

撰文: 沈桃 好飲好食好奇之穿花蝴蝶
欄名: 中環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