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100年前有本小書講述飲食禮儀,名叫《How to Dine in Style》(食得有格),副題「餐飲的藝術,1920」,作者J. Rey,高級餐飲界的老行尊。
1920距今近百年了,當時正值一戰結束,是英國精緻飲食的黃金時代,不單重視飲食,更注重禮儀,由餐單、侍酒、餐枱布置、侍應規矩都非常講究。此書談食物的少,反而重視禮儀,香港人可參考。
作者很以英國人的「餐桌禮儀」(table manners)為榮,認為基本上天下第一!他有一節調侃歐美多國人的「食相」,對德國人尤其刻薄。亞洲人他連提都沒有提,可能他不認識,也可能根本看不起。
他說,如果你見過兩個德國股票經紀坐在倫敦股市附近的餐廳午餐,兩人拿着刀叉交談就像用劍格鬥一樣!單獨一人用餐,他發出的聲音多過20個英國人在一起。如果德國人在餐廳舉行餐會,他們喝湯時聲音之大,足以掩蓋樂隊的演奏!他又說道,一個德國人坐在餐桌用餐,如果你從遠處看,你會以為他在指揮樂隊。他們對侍應說話無禮、把刀放入口中、常散發着啤酒宿臭!
他說德國人喜歡吃韃靼牛肉、大啖俾斯麥醃魚、豬肉(鹹豬手?)、酸菜,德國香腸!
他形容真的很不堪!幸好德國人的感情不會那麼容易受傷害!現在德國人的飲食也和100年前大不同了!(也不要忘記,當時大戰剛結束。)
作者對奧地利人和匈牙利人的評價好多了,說他們雖然和德國人相近,但骨子多了,在餐桌上也更有教養。維也納料理是精品!
對俄羅斯人,他的評價是餐桌上追不上時代,羅宋湯、魚子醬、俄羅斯忌亷蛋糕當然精采,但是他們的菜品有限,只是鹹魚、煙火腿和三文魚。用膳時由伏特加開始,末了就飲杯茶加片檸檬。
真令人意外,19世紀初,即是又100年前,法國人從俄羅斯宮廷學習了一道一道菜上桌的排場,沿用至今。從前法國人也像中國人一樣,把菜放滿一枱的!
土耳其人的主食是飯加少少肉丁或鹹魚,他們大都和善,又喜歡吃大量乾果,特別是無花果。
J. Rey對法國人的印象很有趣,下次續談。
(本欄逢周五刊登)
撰文:
劉致新
權威的紅酒評論家、著名品酒家及美食家、《酒經月刊》總編輯,喜歡飲食和學習古老飲食文化。
欄名: 醉飽高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