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廣標
曾廣標

貿易戰新招要攻心

發佈時間: 2018/08/03

貿易戰新招要攻心

美國與歐盟早前達成休戰協議,不少分析認為美歐將聯手對付中國,使中國在貿易戰的處境更加不利。然而,歐盟內部並非鐵板一塊,暫時的讓步是另有計謀。

歐盟讓步主要是緩兵之計,即是先賺取進行談判的時間,以免特朗普向汽車徵收懲罰性關稅。對於是否美歐完全免稅,歐盟內部有不同看法,法國總統馬克龍近日表明,貨物住來不僅是稅收問題,還包括環保等問題。對不少法國人來說,根本就不能接受美國的基因改造農產品,而對法國車企而言,若互免關稅,美國車可望更易打入法國市場。因此,容克的讓步被法國傳媒指為代表德國的利益。

當然,容克不是亳無道理地保證增購美國大豆。事實上,歐洲一些國家一向從巴西進口大豆,包括基因改造品種,用於餵養牲口,有認為這不至於影響人類的健康,即是說歐洲人的環保標準也不是一致的,但對於直接進食基因改造食品,則絕大部分歐洲人還是避之則吉。

歐盟讓步旨在爭談判時間

中國實質上停止輸入美國大豆後,改買巴西大豆,令後者價格上漲,反之美國豆價則下跌,因此,容克可以拍心口謂歐盟會進口更多美國大豆,事實上,7月份買入的美國大豆已增加兩倍。

特朗普親自到各農業州報喜,但農民們對於貿易戰仍有不同的看法,而以反對者居多。

因此,若歐洲只是多買一些大豆,而不能填補中國不買美國的農水產等大量貨品,則到時特朗普也很難向他的粉絲們交代。

特朗普本來以為,當歐洲妥協後,證明了強力政策有效,於是他甚至敢於暗示可以用核武器對付伊朗。然而,地緣政治的發展卻非如他所料。情報消息指出,若強轟伊朗,後者可能會即時對沙特阿拉伯動武,到時油價必定飛升,令到美國的通脹急升;美國在中東的盟友也有機會受襲。

美國人依賴華產品難逆轉

另一方面,金正恩雖然好像很聽話,然而,在兩韓離散家庭團聚的安排上,平壤節外生枝謂要南韓放還「被綁架」的一批北韓「脫北者」。此外,情報消息顯示,金正恩還在暗中生產新的長程導彈,並未真正加速無核化進程。

特朗普「任性外交」的表面成績,對共和黨在中期選舉的選情未必有利。10月起是美國農產品的出口旺季,若大多數農戶的情況未改善,則共和黨內也會更加混亂。事實上,在農業州爭取連任的共和黨人,有些支持特朗普,有些則反對打貿易戰。

近日,特朗普突然多番表示願無條件與伊朗總統魯哈尼會晤,這顯然是改變策略,欲對伊朗內部進行分化。西方傳媒亦傳出消息,中美已在探討恢復貿易談判的可能性,但消息又謂,若中方不讓步,則美方宣布的第二輪2,000億美元中國產品,所徵的關稅可能由原先宣布的10%增至25%。美方明顯欲軟硬兼施。

中美之間的互相關稅懲罰,目前各自為340億美元。至於第二輪總值2,000億美元的中國貨品,則暫時只是美方單方面出手,然而,在第二輪清單中,已包括不少消費品,即是部分新徵關稅很可能要由美國消費者買單。若果關稅增至25%,則更必定如此。至於所謂全部五千億元中國輸美貨品都要加關稅的恫嚇,到時即時的受害者也是美國的消費者。若美國可輕易不用中國消費品,則貿易逆差也不會愈積愈多了!

特朗普要應付中期選舉,上策應是迫使或誘使中國恢復及增購美國農產品;不過,特朗普基本上仍採取大棒政策,美國商務部最新又宣布新增制裁44間涉軍工業的中國公司,在此情況下,北京只好沉着應戰,而人民幣繼續偏弱似屬必然。

(原文刊於《經濟通》)

(本欄逢周五刊登)

撰文: 曾廣標 著名國際問題專家和財經評論員
欄名: 國金與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