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紹榮
謝紹榮

共享海外物業締雙贏

發佈時間: 2018/03/28

共享海外物業締雙贏

政府上周公布派錢方案,其派錢之準則,對普羅大眾而言,簡直是關卡重重,別說如何領取,很多市民對於自己是否符合領取資格也弄不清楚,所以不難想像今次派錢所涉及的行政費用將會很高,浪費資源效益。

古往今來,如何提升資源效益都是大學問,也因如此,標榜提高閒置資源使用率的「共享經濟」才會頓成奇葩。本專欄上周淺談了共享經濟之原理,今天續談如何把共享經濟概念延伸至個人財務管理範疇。

話說在一次朋友聚會中,得知有些朋友已退休,並大多在海外購置了物業,當中以亞洲熱門旅遊城市為主。湊巧的是,這群60後小康中產,通常每年只到當地度假2、3次,而每次居住約1個月,所以香港仍是他們主要居住地。在留港期間,他們大多寧願把海外物業丟空,也不打算委託經紀把單位租予陌生人。

由於這群海外業主的生活模式都十分相似,我便即興提議他們不妨考慮利用手機程式,開設一個海外業主通訊群組,以便交流空置單位消息。任何組員如想以較低成本長時間體驗其他城市生活,只需直接聯絡相關業主洽談條件便可。同樣地,任何閒置物品如旅行箱、舊黑膠唱片等的使用權,只要加入按金條款,其實也可以照辦煮碗,令物主賺取額外收入。

說到此處忽然奇想,當一個政府可以把主題樂園入場券當「糖」派時,有否坐擁閒置資源,不言而喻。

(本欄逢周三刊登)

撰文: 謝紹榮 跨國保險集團前亞洲區投資管理總監、現積極推廣財務教育
欄名: 錢以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