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紹榮
謝紹榮

共享經濟商機無限

發佈時間: 2018/03/21

共享經濟商機無限

潮流興「共享」,現今任何一門生意只要加上共享二字,便可化作無限商機。甚麼共享空間、共享汽車到處可見,導致政府也要研究立法規管共享行業,而共享概念應用層面廣泛,不限於商業用途,大家只要動動腦筋,也能把共享概念應用在個人財務規劃範疇上。

共享經濟其實並不是甚麼新事物,說穿了只不過是把閒置資源或技能與他人共享,從而獲取有形或無形回報。譬如以往過年,甲村戶善於炸油角,乙村戶專長做茶粿,村戶間便會自發性地互相交換賀年食品,無心插柳地提升了資源使用效益,又譬如在公路乘搭順風車,這些都是共享的體現。

只是過往資訊不流通,共享活動通常只在小社區內發生,談不上甚麼商機。但隨着互聯網及手機應用程式普及,降低了交易雙方的搜尋成本,使共享經濟規模得以擴張,Uber、AirBnB這些標榜共享概念的公司隨即應運而生,而共享經濟更成為全球熱話。

共享提高了閒置資源使用率,從效益角度出發,共享經濟活動是值得鼓勵的。然而有些公司純粹以共享作噱頭,其經營手法與共享原則理念卻大相逕庭,皆因這些公司並不是利用已閒置資源去經營租賃,而是投入大量新的資源向大眾提供租賃服務,早前鬧得香港滿城風雨的共享單車,便是「偽共享」的表表者。

至於如何把共享概念延伸至個人財務規劃,由於篇幅所限,留待下回分解。

(本欄逢周三刊登)

撰文: 謝紹榮 跨國保險集團前亞洲區投資管理總監、現積極推廣財務教育
欄名: 錢以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