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公布最新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引起廣泛關注。其中,中國人喜好的野味之一:禾花雀的情況,就成為本港傳媒的報道焦點;但一些西方傳媒就着眼瀕危野生作物,因為它們對人類未來的食物供應有莫大影響。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最新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包括三種野生大米、兩種小麥和17種木薯。大部分瀕危野生作物生長於東南亞,瀕危的野生小麥則在中東及近東生長。而我們平日較少食用的野生木薯,其實是非洲約一億人的主要食糧。科學家認為,密集農耕方式、城市化和砍伐樹林等,都是危及野生作物的原因。
傳統農作物經過長年單一種植,缺乏基因多樣性,生長環境稍變便難以適應。隨着氣候變化,天氣狀況愈趨極端,除了影響農作物產量,單一的基因更意味着一旦爆發大型植物傳染病,大批農作物將被摧毁,甚至滅絕。
相反,野生作物有多個變種,部分具抗旱、抗澇的能力,可在不同環境中生長;而且各個變種的基因稍有不同,將它們和農作物交叉繁殖,有助增加基因多樣性,增強對抗植物疫病的能力。野生作物對人類未來的糧食供應,具有重要影響。
有見及此,多國科學家早已合作,妥善收藏不同地區的糧食種子,包括野生作物和農作物,以備不時之需。但這個做法仍然逃不過人禍,例如其中一個主要收藏庫,便是位於被內戰摧毁的敘利亞城市阿勒頗。
(本欄逢周三、五刊登)
-
-
Sick問識答|流鼻血應後仰或傾前? 醫生示範正確止血姿勢 現2情況要小心 |
|
-
Healthy Life|瑜伽老師教2個動作 美背收手臂告別虎背熊腰 居家輕鬆練出緊緻線條 |
|
-
社交恐懼︱95歲老婦家中去世「化為白骨」 兒子瞞10年未報警:因為社恐 |
|
-
猝死危機︱黃大仙62歲校巴司機車內猝死 生前無不良嗜好 同行感惋惜 |
|
-
羅家英患癌︱宣布4度患癌後公開現身 78歲羅家英首回病情 : 需打女性荷爾蒙兼一世糖尿針 |
|
-
保單逆按自製長糧 | 充裕退休儲備 + 保障家人GET!(附個案說明) |
|
-
-
-
胸悶、頭脹、手腳麻痺?黃祥興不靠藥物 1個月拆走血管炸彈 重拾醒神健康 |
|
-
私密處痕癢、灼痛、異味來襲 Grace教路:每日1粒解決「私密」問題 |
|
-
-
唔止面黃 生痘痘 長期攰都可能肝損傷 黃祥興逆轉肝機能 慶幸及早護肝 |
|
-
未來糧食關鍵:野生作物
未來糧食關鍵:野生作物
早前,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公布最新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引起廣泛關注。其中,中國人喜好的野味之一:禾花雀的情況,就成為本港傳媒的報道焦點;但一些西方傳媒就着眼瀕危野生作物,因為它們對人類未來的食物供應有莫大影
https%3A%2F%2Fskypost.hk%2Fcolumn%2Farticle%2F2016052%2F%E6%9C%AA%E4%BE%86%E7%B3%A7%E9%A3%9F%E9%97%9C%E9%8D%B5%EF%BC%9A%E9%87%8E%E7%94%9F%E4%BD%9C%E7%89%A9
https://skypost.hk/column/article/2016052/未來糧食關鍵:野生作物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seo/503.jp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2015000/2016052/
港聞
新聞
007
2016052
503
503001004
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