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的求助記號

發佈時間: 2018/02/21

憂鬱的求助記號

孩子患上憂鬱症,情緒困在谷底,他們會得到關心、諒解和同情嗎?

十歲的安安是一個拘謹的孩子,面容總是繃得緊緊的,缺乏笑容,說話遲疑。雖然她心地善良,但跟人相處卻不怎樣討好,這讓安安特別害羞。

在爸媽的眼中,安安的拘謹和退縮是一個污點。

「你說話的聲音像蚊子,招人討厭!」這是爸媽的口頭禪。

升上高小之後,功課壓力增大,安安應付得不好,有時會失眠。由於精神不濟,回到學校後便倍感疲累,也不想跟同學玩耍。安安受到憂鬱徵狀的困擾,思想和心情都特別灰暗,有時早上醒來,像天地都在下着毛毛雨,安安會想︰「死掉可能會舒服一點……」

安安跟學校的社工會面,說出了「想死的心情」。社工很關心,接觸安安的爸媽,說明孩子有尋死的念頭。爸媽聽見之後大怒。

「這個孩子甚麼也有了,我們也很疼她,不知感恩,竟然想這種事,真是羞恥!」

情緒如謎,憂鬱自毀會被畫上羞恥的記號,求助很不容易呢!

(本欄逢周三刊登)

撰文: 何念慈 香港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組臨床心理學家
欄名: 心晴百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