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戶外運動 小心傷氣管

發佈時間: 2018/02/02

冬天戶外運動 小心傷氣管

冬天是吃火鍋的季節,美食當前,不想發胖就只好勤力做運動,但在寒冷天氣下做運動,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有中醫建議,做運動時應避免用口吸氣,因寒冷而乾燥的空氣會刺激氣管,令氣管更乾涸。物理治療師則叮囑,患有哮喘病、呼吸道過敏及血管疾病等人士,應減少做戶外運動,避免身體受寒冷空氣影響引致發病。

患哮喘 15℃以下不宜運動

物理治療師盧嘉禮及中醫師陳宇傑均指,由於冬天戶外氣溫低,身體需額外製造熱量保暖,做運動前宜先做熱身運動至少15分鐘。

陳宇傑表示︰「進行較長時間熱身,才可提升體溫及暖身,促進血液循環,令肌肉彈性更佳,減少受傷。」

盧嘉禮則指,乾燥的冷空氣會容易令氣管的水份流失,宜適時補充暖水,又叮囑患哮喘病、呼吸道過敏及血管疾病等人士,受寒冷空氣影響會引致發病,最好減少冬季戶外運動,當戶外的氣溫降至15度以下,濕度亦低於百分之五十時,此等人士應該留在室內做運動。

陳宇傑指出,冬天日照時間短,睡眠時間應較長,宜早睡晚起,運動時間不宜太早,「許多人有晨運習慣,尤其長者,清晨5、6點,甚至天未光便開始在室外晨運,此時若保暖沒做好,寒氣會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加重心臟負擔,血壓和心率升高,容易引發急性心血管疾病。」

天氣乾燥 避免用口吸氣

陳宇傑建議,應待早上陽光較充足時才開始運動,長者、小朋友、體質虛寒及耐寒能力較低的人士,可改至室內場地。他又建議,冬天運動應選擇幅度較小、強度較低、個人體力可長期負荷的運動方式,以免造成身體負擔。

他又補充,由於冬天天氣乾燥,應注意呼吸及適當補充水份,「避免用口吸氣,寒冷而乾燥的空氣會刺激氣管,令氣管更乾涸,喝水不要貪涼,以口感清涼但牙齒不覺得冰冷為宜,飲小量,但要多次補充水份。」

記者︰李嘉嘉

編輯:林子豐

美術:熊偉然

欄名: Healthy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