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玲
唐德玲

北水也是聰明錢

發佈時間: 2018/02/02

北水也是聰明錢

姊妹們,有留意股市的都知道,有一個說法是,今次的港股牛市,主要得力於「北水」南下!無他,因為近期股市的成交額持續上升,已增至平均每日約1,800億至2,000億元左右,比起去年平均不足1,000億元,大幅增長了一倍!

提起「北水」,大家可能想起3年前的「港股大時代」,當時「滬港通」大約開通了幾個月,但市場反應不大,每日成交量也不多(每日南北雙向的額度都只用了很少),直到2015年復活節假期前後才出現變化。

當時,中國證監會宣布,沒有QDII額度的公募基金,可以透過滬港通來港買股,為滬港通打開一個「缺口」,因為這類公募基金的規模,估計達到1.4萬億元人民幣。

深港通催化去年牛市

結果,復活節假期回來後,大量資金湧港,將恒生指數推高了3,000點,而連續幾日的成交,每日都超過2,000億元,其中一日的成交更增至接近3,000億元,是平常每日成交額的4至5倍,而南下港股通的每日額度,也首次用盡。

某程度來說,當時港股的「繁華盛世」,也就是大多數股民渴望見到的「北水南調」市況。只不過,這些資金大部分都來自民間,甚至可以說是個人投資者的資金。這一點可以從當時股票的升幅看出端倪,因為除了大盤股之外,一些二三綫股,甚至業績欠佳的股份,也有大量資金追捧。

但好景不常,隨着內地A股急升(當時跟現在另一個分別是,當時內地股市也急升,主要因為大量小投資者入市),內地監管機構收緊政策,導致A股急挫,拖累恒生指數在短時間內從28000點反覆下跌至18278點才見底,比2015年4月的高位,足足下跌了三成七!

這次觸發港股升市的催化劑,要數深港通的開通了。2016年底,期待已久的深港通正式推出。今次推出深港通的同時,內地優化了滬港通的一些措施,其中一項是取消滬港通的總額度限制。當日滬港通的總額度是5,500億元人民幣(下同),當中南下的港股通佔2,500億,而北上的滬股通則佔3,000億。

至於每日額度則保留,前者每日的額度105億,後者每日130億。深港通也會沿用這個限制,即是南下港股通的每日額度105億,北上深股通的每日額度130億,但不設總額度。

還有的是,南下港股通可投資的股票,擴大至市值50億港元以上的小型港股;而北上深股通可投資的股票,則覆蓋市值60億元人民幣的深圳中小型增長股,但深圳創業板股份,初期只允許本港專業投資者參與。

現在回看,港股確實是在深港通推出之後逐步轉強,造就今次的大牛市。但這次的形勢很不同,深港通推出之後,資金也不是一下子湧入,而是平均有序地逐步流入。

萬億資金可南下掃貨

明顯地,這次湧港的資金,主要是大型的機構投資者,當中包括內地的保險資金。

早前中國平安(02318)公布,透過港股通吸納了5%左右的滙豐(00005)股權,就是其中一個引證。

據估計,內地保險業可投資的資金約為8.74萬億元,其中15%可以投資海外。如果真的有15%,即是有1.31萬億元可以來港,扣除本來已透過QDII來港投資的保險資金約2,460億元,即是仍有約一萬億資金可以來港「掃貨」,這絕對不是一個小數目!

除了保險資金之外,據悉,未來還可能有社保基金可以透過港股通南下投資。總之,現階段的「北水」,跟2015年大時代時有點不同,它們都是聰明錢,只會買入業績良好的股票。

從另一個角度看,機構投資者買入一隻股票之後,不會像小投資者一樣,賺少少就「走貨」,當中不少都是作策略性的長期持有,因此,可以預期,這次港股大牛市應該可以持續一段較長時間呢!

(本欄逢周一、三、五刊登)

tong_lydia223@yahoo.com.au

撰文: 唐德玲 作者從事理財策劃工作逾十年,並擁有認可財務策劃師資格。
欄名: 女人筆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