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仔

發佈時間: 2014/04/09

雞屎藤是野菜,攀緣植物,秋冬凋謝,春天近清明時抽出嫩芽,長出綠葉,此時最嫩最宜吃。農村炒食,去濕解毒。鄉下人,清明前取嫩葉撕碎、煲腍再榨汁,加糯米粉、花生、糖、蔥、油製成糰,搓成車厘子大小,七至八圓粒互黏放「金剛藤」葉上蒸熟,用以祭祖敬神,寓意兄弟團結緊密連在一起,製成「清明仔」。

清明仔又稱清明子,茶菓的一種。其他省市的做法大同小異,鴨屎綠色乃源自艾,也叫艾果、艾糰。江南水鄉例如周莊、同里、烏鎮等曾見過,更不用說客家人眾多的台灣粵東江西等地。

以麵粉,炒香花生碎粒艾葉汁(也用雞屎藤)混油水製成墨綠色粉條切段,搓成平常湯圓大小,置金剛藤或蕉葉上蒸熟,抹薄花生油即成。

父母生前有多不咬弦一回事,拜倒她一身鄉土廚藝尤其擅長傳統小吃,例如茶菓煎堆。腸胃最實際,時日無多,人啊,只想回去睡在熟悉的床鋪,吃最窩心的口感、味道及童年回憶。母親生前,春祭必備清明仔及各式茶菓,布置墳前,形式上供奉,也照顧未亡人並子女心事。

吃不吃其實並不重要,繫心的還是那份味道和相關回憶,如果母親也已不在,清明節一應祭祖及我們嘴嚵任務便會落在大姐身上,面對佳品,感恩不盡!

(逢周三至五見報)

撰文: 鄧達智 遊山玩水See The World
欄名: I S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