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便銀行

發佈時間: 2016/02/29

做善事捐獻,通常會捐錢,也有人捐物資、捐血,近年亦流行捐精子、捐樹、捐食物……而捐力者,即是做義工也。

在眾多形形色色的捐獻中,除了「力」要即時「使用」之外,其餘大多數捐出的資源都是可以儲起來備用的,因此為了回應市場需求,各類銀行紛紛成立,例如精子銀行、血液銀行等,現在的銀行種類真是千奇百怪。

繼臍帶血銀行和精子銀行之後,最近荷蘭竟然出現「便便銀行」!業務範圍包括蒐集、儲存及分配糞便,從而協助醫生及醫院取得糞便作移植用途,重建腸內的健康菌叢,以治療腸感染的患者。而呼籲善長「捐糞」亦是其中一項相當重要的工作。

腸癌是香港癌症的第二號殺手,東晉時期的名醫葛洪,他有一名句就是:「若要不死,腸中無屎;若要長青,腸要常清」,可見無論中西醫學,都是非常重視維護「腸道健康」的。

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即使甚麼也沒有,但總會有便便吧,只要「順便」作出捐獻,便可輕而易舉行善!

(本欄逢周一刊登)

撰文: 黃綺雯 健康市場策劃者
欄名: 健康透視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