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公司公布一項名為「全球最具機遇城市指數」的調查,新加坡全球排行第二,而本港的排名較兩年前下跌一位至第9,當中,本港在人力資源及創新方面的得分都不及新加坡。要有更多機遇,香港應循普及大學教育着手,提升本港大學生比例。事實上,年輕人不應受學科所限,學生們應學會的是獨立思考及分析能力。
香港與新加坡同屬亞洲最大的國際金融中心,不時被外界互相比較。要提升本港人力資源的質素及競爭力,大學教育便十分關鍵。這與團結香港基金所發表的《香港經濟發展研究報告》的建議一致。報告指出香港應提升整體的科研投資開支,培育人才,團隊中的前中大校長劉遵義在公開活動中亦提到要增加公、私營大學學額,提高香港大學生比例。
有指今時社會上大學生已過多,亦有不少人才錯配的問題:熱門及實際的科目如醫科、商科競爭激烈;有些科目則無人問津。依筆者看來,大學所修學科不必與畢業後從事的職業相關,社會對大學生數目也不嫌多。
先講人才錯配,儘管大學課程以理論為主,不少人仍期望大學可以讓學生「職業先修」,學會工作所有相關技巧,甫畢業就可以學以致用。然而,畢業不做老本行的大有人在,亦不代表「讀錯書、入錯行」。大學教育不可擔保畢業後飯碗,而是首重培養學生如何理性分析及思考。
阿里巴巴主席馬雲畢業於師範學院,主修英語,後來卻發展了互聯網交易及電子支付平台,坐擁市值約2萬億港元的上市公司。
筆者在大學時主修地理,今時卻在報館主理投資、經濟,亦略懂中醫藥理。這是因為筆者在中學課程中接觸了文言古文;在大學時學會分析、思考。因此,大學讓學生學會明德格物、博文約禮、敬業樂群等已可。
今時香港大學生的比例約為三成,比台灣、南韓等地區低。我們同意開放更多學額,資助更多年輕人入學。不過,這亦意味大學畢業將變成「基礎教育」,尖子須持雙學位、雙碩士。大學生將不再是高高在上,收入高人一等,完成大學課程不等同可以平步青雲。
資源有限,如何將庫房收入用得其所,公平而有效地分配在醫療、房屋及教育上,不應由政府說了就是,亦要考慮民意取向。三者當中,筆者認為教育屬於「授人以漁」,可以提升人民質素及地位,助他們向上流動,改善生活,比直接「授人以魚」,即提供醫療及房屋上的援助來得有意義。做好教育,醫療及房屋開支負擔也有望減少。
我們願意為年輕一代提供良好的發展機遇,但年輕人又可否好好把握?
(本欄逢周一至五刊登)
撰文:
石老師工作室
敢批評,提意見;求共融,齊築福。
欄名: 為理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