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Vs網絡視頻廣告

發佈時間: 2016/06/24

近期不少廣告客戶都紛紛放棄或減少在大台投放廣告,加上網絡平台媒體費實在划算,網絡影片又的確流行,於是,有廣告客戶便索性把網絡當電視,將平日的30秒、60秒電視廣告,直接放上品牌的社交網絡粉絲頁,又或者在人流高的臉書專頁投放,以為催谷得夠,效果就會與在電視投放廣告無異。

的確,用大台廣告預算買網絡廣告,恍如出動坦克車代替步槍去打獵,彈藥充足,收視「跑數」甚至是超標達成都沒難度。更何況,臉書播片出名「屈機」,三秒便算一個視點,於是,收視報捷,喜氣洋洋,大家都交到功課。

回想一下,傳統電視廣告,大多數是電視節目之間的插播,嚴格來說,是打斷了你欣賞電視節目的粗暴行為;來到社交網絡世代的廣告,類似的粗暴行為依然存在,而觀眾選擇當廣告透明的主導權,由從前的遙控器,變成現在的滑鼠。網絡視頻廣告,逼你看起碼五秒是常規。

但殘酷一叮實屬小事,廣告客戶將廣告影片放到網絡,尤其是社交網絡,他們就先要有心理準備,隨時要迎接口誅筆伐、毒舌侍候。網民常說「識睇一定睇留言」,罵人沒成本,更隨時是免費娛樂,這個就是網絡生態。雖然網民留言未必要一一理會,但廣告客戶選擇掩耳盜鈴,抑或是直接面對觀眾,聽取意見,相信是新一代廣告客戶的挑戰,必先要調整好心理質素去迎接。

由於觀眾互動和媒體生態的截然不同,電視廣告和網絡視頻廣告,在大部分的情況下,未必適合一稿兩用。同樣是找個大明星拍廣告,一則是較傳統的品牌形象廣告,內容人畜無害;另一則卻捕捉了當下網民心態,亦食正熱門話題,於是當廣告出街,兩者在社交網絡的反應,卻大相逕庭。原因無他,網絡世界,不是你有錢買了廣告時段,我便一定要看你;網民看廣告,要求等價交換,娛樂性或資訊性,起碼任擇其一,純賣花讚花香的時代,已成歷史。

(本欄逢周五刊登)

撰文: Rudi 路迪涼 進擊中的社交媒體廣告人
欄名: 進擊中的Soc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