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崩離析

發佈時間: 2016/07/18

在全球網絡化的影響下,人與人的關係變得愈來愈分割,英文叫「碎片化(fragmentation)」,但我認為「分崩離析」已是中國古已有之的形容詞。

英國公投脫離歐盟,是此一現象的最新寫照。以投票數字來說,是52%贊成脫歐對48%贊成留歐,顯示兩個陣營的支持者十分接近。當然,所謂「留歐」也再分裂為堅實的贊成留歐者,以及「疑歐」者,即對留歐有保留,但還未到要求立刻脫離歐盟的人。

在香港,今年九月就是新一屆的立法會選舉,這種分崩離析的狀況同樣發生,結果極有可能是「兩敗俱傷」,或「多敗俱傷」(潮語是「攬炒」,即因為你爭我奪而致全部失敗)。

分崩離析,部分原因是「大論述」不再成為大家接受的指導方向;本來歐盟的存在,就是希望整個歐洲更團結,從而令歐洲更強大;但事到如今,好一部分的英國人認為此一論述只是一個騙局而已,不再買帳,從而萌生脫歐之念。但吊詭的是,英國又不可能離開歐洲而獨立生存,所以剛獲委任為英國外相的脫歐勇將約翰遜又強調,英國脫離歐盟,但並不表示脫離歐洲。可見在現實而言,也不可能完全脫離。

在香港,過去的大論述是「民主抗共」,所以我們要團結起來,抗拒中共及支持中共的建制派。但在分崩離析的現況下,有人認為其他如自決或獨立的論述(雖然骨子裏仍是抗共)更有市場,「民主抗共」就無法繼續作為大論述來團結民眾了。短期而言,「攬炒」似乎無可避免。(本欄逢周一刊登)

撰文: 鄧偉棕 畢業於中大社會系,執業律師,佔中運動支持者。
欄名: 後佔領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