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響起警鐘

發佈時間: 2016/02/29

香港有三大堡壘,本來是頗為堅實的,那就是高等教育界、(部分)教會界及法律與司法界。港大校委會由李國章主政,看來高教界的黃昏已不遠了。最近,衝着司法界而來的批評排山倒海。山雨欲來,自有其因。

從最新披露的消息得知,梁愛詩在國情研習班批評香港法官對主權認識不深,沒從國家利益考慮問題;港澳研究會(其中有本身是香港大律師的)又發炮抨擊香港的法官姑息佔中及各種示威者,往往判他們無罪,或就算定罪也只予輕判;廉政公署前副廉政專員郭文緯,更認為法官無理由批准黃台仰保釋,更一度揚言要對該法官「起底」。

以上只有郭辯稱那番話是「草稿」而已,只是錯誤流出,並澄清無意鼓吹騷擾法官;至於其他人則從沒有表示會收回言論。令人感到不安的是,提出批評者都是香港的「有識之士」,他們應該十分熟悉香港的司法制度,法官都是獨立運作,不買任何人的帳。但他們對法官提出如此嚴厲及近乎人身攻擊的批評,已超越了正常討論案例的範疇,令法官也可能感到有點「壓力」了。同理,我也不認同對胸襲案定罪的法官作出人身攻擊。

至於一些人到法院示威,指「狗官包庇暴徒」,已構成藐視法庭的元素了。我們當然仍可以討論法官的判決是否合理,但任何對法官的人身攻擊,或認為他們是有意「放生」,或「輕判」一些犯人,其實都是向法官施壓。如果這種情形繼續下去,司法獨立的堡壘很快就會被攻破。

(本欄逢周一刊登)

撰文: 鄧偉棕 畢業於中大社會系,執業律師,佔中運動支持者。
欄名: 後佔領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