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亨
林家亨

油企壞帳雖高 破壞力不及海嘯

發佈時間: 2016/02/29

上周渣打集團(02888)公布,2015年的壞帳撥備大增87%至40億美元,其中以油公司企業壞帳的增幅最大,渣打對油公司壞帳之撥備可能只是冰山一角。根據上周德勤會計師行的最新報告,全球約有35%上市的石油開發公司(約175間),可能面臨破產的威脅,這一個「黑天鵝」的可能性危機,可能媲美2008年的金融海嘯,這個危機爆發的機會有多大?

筆者過去數周對油價未來之走勢都不樂觀,認為縱使OPEC能成功團結減產5%,但油價都無可能大幅回升,故預期2016年石油公司破產欠債金額持續攀升,但是否有能力可觸發到如2008年金融海嘯之規模,筆者認為機會很低。

銀行對貸款給石油公司開發能源,是個非常審慎的過程,審核中必會有專業人士對石油資產作獨立評估,不似按揭估值般,作市場上的平均估值法。

金融系統風險乘數效應較低

銀行的貸款條款中心會將石油資產例為抵押品,石油賣出所得之款項,必須先匯入借貸人之銀行。

石油開發行業最大的資本開支是前期投資,銀行多數只借出中、後期的開發資金,故損失風險最大的是股東本身和公司債券的持有人,而且石油業壞帳的虧損,在金融系統性風險中的乘數效應遠比次按的為低,故筆者預期今次的石油業危機,難以與金融風嘯威力相提並論。

(本欄逢周一刊登)

撰文: 林家亨 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永遠榮譽主席
欄名: 股林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