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而不休 活躍頤年

發佈時間: 2016/01/29

有調查顯示,本港人口老化速度為亞洲區最快,2025年將成為老化城市,緊隨日本之後,成為世界第二老化的城市,對公共衞生與社會照護制度、勞動力、財政預算等有深遠影響。

戰後出生的嬰兒潮一代,普遍教育水準較高,經濟基礎較上一輩為佳。科技和醫療的進步,令大眾的健康狀況也變得愈來愈好。由於人均壽命延長了,從退休之年到年老階段,中間可能有數十年的光景,比年輕時的工作日子還要長。如果能保持活躍的心態,不只是從事個人的消閒活動,而是持續參與社會、經濟、文化與公眾事務等,更能提升生活素質。

政府一直推動商界回饋長者,透過長者卡計劃,為長者提供衣、食、住、行各方面的商品和服務優惠;還有嶄新的長者專門網站「長青網」,提供一站式的長者服務和市場資訊。這些措施均有助長者活躍於社區,促進社會和諧。

大部分人都希望退休後能夠有事情可以做,不單可以重拾個人的信心和尊嚴,還可釋放人力資源,紓緩勞動力不足的問題。大家可按照個人的專長、興趣和經濟環境,來決定退休後要做甚麼事。有些人確實需要有薪資來維持生活,甚至創業。有的可以做義工、導師,把寶貴的經驗和人際網絡傳承給其他人,藉此帶動社會大眾一起參與公共事務的風氣。(本欄逢周五刊登)

撰文: 社企廊
欄名: 社企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