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搞式網絡廣告視頻

發佈時間: 2016/01/29

惡搞式網絡廣告視頻

網絡紅人拍片放上網,為大眾提供免費娛樂或資訊,一夜成名後,自然有廣告商想借助他或她的人氣,希望在其視頻中直接或間接植入廣告成分,推廣產品,尤其是去針對年輕一輩、活躍於網絡的消費群。

不少網絡紅人當初因為不吃人間煙火又接地氣而備受擁戴,一下子為求兩餐,要在內容上作出商業妥協,很多時都會遭到網民批評。

但是,先不要批評香港的網民太犬儒,這其實是世界性的現象。

在網絡視頻作植入式宣傳,表面上都是兒戲搞笑居多,好像只是小事一樁,但實質跟明刀明槍拍廣告片,各有難度。因為要尋求網民及廣告客戶之間的最大公因數,絕非易事。

大概在六、七年前,內地有位相當具人氣的網絡視頻導演,名叫胡戈,他可以說是惡搞式視頻廣告的佼佼者,其視頻一般都是四、五分鐘的微故事,劇情峰迴路轉,臨近尾聲,通常又會殺你一個措手不及,為視頻要推廣的產品揭盅,硬銷得來,娛樂性豐富。

在香港,可能編劇人才短缺,故事往往是類似網絡視頻作品中較弱的一環,成功案例甚少,直至100毛的出現。

我發覺100毛的創作團隊,相對較為懂得在故事橋段上花心思,知道如何鋪排、製造punch line。但在目前,我認為較成功的創作模式,還是他們最擅長拍攝的惡搞Music Video。

除了拍片、推上臉書,我亦發覺100毛的專頁管理員更會花很多時間回應網民留言。礙於企業內部重重枷鎖,又或是不願意額外花費人力物力的支援,回應留言往往是一般品牌臉書頁最不被重視的一環。這方面,我認為值得廣告客戶學習。

100毛走紅後,見他們直接從廣告客戶接「柯打」拍片的頻率高了,製作預算亦似乎高了;但同一時間,亦由於100毛式的風格太強,故事開始玩太多「有趣」枝節,反而令贊助品牌的角色及所需傳達的信息相對削弱。

但無論如何,暫時見網民一般的反應都相當正面,起碼這是一個好開始。

(本欄逢周五刊登)

撰文: Rudi 路迪涼 進擊中的社交媒體廣告人
欄名: 進擊中的Soc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