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紅十字細說人道 ︳香港紅十字會籲各界參與「可持續社區論壇2025」 實現可持續發展

發佈時間: 2025/02/25

近年社會各界積極推行ESG (環境、社會、公司治理),以應對氣候變化為企業營運帶來的挑戰。長遠而言,ESG不但能改善企業營運環境,更能減低高危社群面對氣候災難的風險。作為人道機構,香港紅十字會於近年透過各項社區備災項目,提升市民應對氣候災害的能力,同時在機構內部推行環保政策,全面實踐ESG。我們相信,惟有各界攜手合作,才能建立一個更具韌性的社會。我們於3月7日舉行的「可持續社區論壇2025」,正透過「從ESG看衣食住行」這個主題,探討社會各界如何在社區或企業層面共同實現可持續發展理念。

備災與可持續發展並行

減輕災害風險是人道工作的核心之一,而可持續發展則為長遠解決方案提供指引。我們的團隊積極支援高危地區居民,例如於低窪地區興建防災設施、舉辦急救培訓,建立防災機制和演習,以提升社區應對災害的能力。

可持續發展不僅限於環保概念,更與社區參與、經濟發展及人道工作息息相關。「可持續社區論壇2025:從ESG看衣食住行」正希望廣邀各界夥伴,匯聚眾人的專業,探討如何共同促進可持續發展。我們有幸邀請了「碳中和及可持續發展委員會」成員岑智明教授SBS,FRMetS為活動致開幕辭,與我們見證各夥伴深耕細作的點滴。我們期望參加者透過以下專業嘉賓的分享,從「衣、食、住、行」四個範疇互相啟發:

「衣」次生命

現代人追求Fast Fashion,換季必然搜羅大量時尚衣物。然而一件衣服經歷設計、生產及運輸,每個程序都帶來污染。當流行時尚完結,衣服亦隨之被拋棄,帶來浪費。Dress Green設計總監余倩韻女士將會分享如何升級再造舊衣,賦予它們二次生命,並將ESG概念融入回收、製作及機構營運。

「食」得環「寶」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城市的守護者,讓我們免受極端天氣的影響。然而,急速的城巿發展大幅破壞香港生態。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致力保護濕地及野生動物生態,近年亦提倡可持續海鮮及社區復耕,提倡人與環境和諧共處。行政總裁黃碧茵女士將分享機構的相關工作。

「住」得其所 

多磨建社是一所非牟利建築設計工作室,透過了解社區、不適切房屋及過渡性房屋居民的需要,以參與式營造和建築設計等方式,構思可持續的社區發展項目,並邀請居民參與完善區內環境。多磨建社聯合創辦人馬潔怡教授將分享經驗,講解如何透過社區協作建立一個具韌性的安身之所。

「行」行可以ESG 

無論「衣」、「食」及「住」都離不開「行」。世界各地物流供應鏈,包括物料購入、運輸、倉庫管理、配送以至包裝程序,都對環境造成不同程度損耗。香港物流協會在業界積極推動ESG工作,促進可持續發展。協會會長袁美儀工程師將作出相關分享。

作為國際及本地人道機構,香港紅十字會相信可持續發展不僅能減輕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更能保障社區上每一個人的基本需要。是次論壇誠邀各商界、社福界、教育界人士、大專院校學生及對此議題感興趣之公眾人士參與。透過不同形式的合作,推動人道工作與可持續發展並行,攜手建立一個健康、安全、具韌性的未來。

  • {{hket:inline-image name="15656.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3.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4.jpg"}}{{/hket:inline-image}}

可持續社區論壇2025:從ESG看衣食住行 

  • 日期:2025年3月7日(星期五) 
  • 時間:(論壇)上午9時30分至下午1時 
  • 地點:香港紅十字會總部大樓賽馬會演講廳 
  • 語言:廣東話(輔以英語即時傳譯) 
  • 費用:免費 
  • 報名連結:https://s.redcross.org.hk/cmrs_linktree

同場加映:

Sick問識答|做運動熱身不足易「斷腳」 拆解阿基里斯腱斷裂成因+3大治療方案

{{hket:ul-video id="11546"}}{{/hket:ul-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