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跨專科專家料新年後新冠個案上升 籲高危人士按時注射疫苗

發佈時間: 2024/12/08

多位跨專科專家聯合成立「新冠公共健康關注組」,並分析今年初相關數據後指出,聖誕及新年假期外遊高峰將至,預計新冠個案,將於流感高峰期後有所上升,對長者及長期病患者依然存在威脅,呼籲尤其高危人士按時接種新型新冠疫苗。

香港大學臨床醫學學院內科學系講座教授、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孔繁毅教授表示,目前JN.1及其後代譜系為本港主流的變異病毒株,而KP.2的傳播率是JN.1的1.2倍,傳播力更高。估計隨著新冠病毒不斷變異,傳播能力和免疫逃脫能力亦會提升。

孔教授指,為提醒大眾留意新冠感染的威脅,多位專科醫生成立「新冠公共健康關注組」,成員由感染及傳染病專科、家庭醫學專科、呼吸系統科專科、老人科專科、心臟科專科、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風濕病科專科,以及兒童免疫、過敏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組成。關注組率先於早前進行「長期病患者對新冠病毒認知問卷調查」,希望掌握高危人士對新冠病毒的認知。

本地長期病患問卷調查:九成逾年未有接種新冠疫苗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黃至生教授表示,關注組今年10月中展開為期一個月調查,訪問571名30歲或以上長期病患者,發現近9成受訪者超過一年或以上並無接種新冠疫苗、甚至從來沒有接種,主要認為毋須或擔心疫苗副作用。關注組又引述不同研究數據指出,新冠病毒可令心臟受損,影響血糖,風濕病患者亦屬極高危一族。

呼吸系統科專科曹忠豪醫生表示,「新冠病毒可經飛沫、觸摸被病毒污染的表面或物件,及透過空氣傳播。雖然部分感染者或只會出現輕微或不明顯的病徵,但若不幸出現重症,可導致間質性肺疾病丶呼吸衰竭丶敗血症丶血栓栓塞及器官衰竭等嚴重後果,而本身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等肺病患者,其病情亦有機會因而惡化。」

健康長者感染後重症風險可高達20倍

前香港老人科醫學會主席、老人科專科陳漢威教授亦特別提醒,即使長者身體健康,沒有長期病患,亦不應放下戒心,有研究指出,長者即使沒有患其他長期疾病,他們出現新冠重症的風險亦較長期病患者高,此外,與年輕健康人士比較,他們的風險更高出12至20倍,死亡率亦隨年紀增加有所上升。

心臟科專科謝德新醫生指出,新冠病毒不僅會攻擊肺部,亦可影響心肺功能。感染新冠病毒後有機會引發免疫風暴,導致患者出現心臟衰竭、血氧含量低、血栓、心肌梗塞、肺積水等症狀。有外國研究亦指,感染新冠有機會增加患心臟病及中風的風險,不容忽視。至於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曾文和醫生亦表示,糖尿病患者若感染新冠病毒,住院風險及死亡風險均較常人高二至三倍,更會影響其自身病情,患者切勿忽視新冠感染的危險。

亞洲兒童傳染病學會執行委員會委員及候任主席關日華引述外國研究表示,兒童感染新冠病毒後,體内病毒載量較成人高,容易成為「隱形傳播者」。關注組呼籲高風險人士應密切留意及響應政府呼籲,按時接種新型新冠疫苗,以減低感染、重症及死亡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