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若善健談】擺脫「社恐」的枷鎖

發佈時間: 2023/09/15

近年不少娛樂新聞報導,一些藝人自曝患有「社恐」。社恐即社交恐懼症或社交焦慮症。患者在公眾場合或跟人社交互動時會渾身不自在、緊張焦慮,甚至出現心悸、手震及冒汗等症狀。

我曾遇過一名社恐病人,年齡只有十多歲,是家中的長女。她在一個充滿枷鎖的環境中長大,父母要求她完全順從,不得有異議。父母又教導她「槍打出頭鳥」,只有低調才能避免吃虧或出錯被人嘲笑,因此她總是保持沉默。她不敢在陌生人面前說話,不敢表達內心真正的感受,甚至無法像妹妹一樣,適時發脾氣反抗父母。有時候在學校課堂上,老師叫她回答問題,她會感到驚惶失措;下課後她逃避與同學接觸,令她難以融入群體,後期她常常鬧情緒,不願意上學。

直至她上大學後,情況變得更糟,她總是拖到最後一刻才出門,有時還會遲到。她盡量避免參加聚會和教授要求的小組討論,經常獨身一人。此外,她對他人的眼神非常敏感。有時候過度緊張,甚至會肚痛、胃痛、頭暈和嘔吐。終於有一天,她意識到這個困擾嚴重影響其學業生活,於是決定去看精神科醫生。

當時,是她母親陪同她前來看診。我試圖進一步了解女兒的心理狀況時,母親總是心急著代言,解釋女兒小時候有多乖巧得體、自己的教育方法有多成功。女兒在母親發表偉論時一直沒有發聲,但偶爾會向母親投以厭惡的目光。因此,我要求之後的會診只與病人單獨進行。

我花了很長時間去令女兒敞開心扉,由於她不喜歡說話,初期大家只用紙筆溝通。我發現她喜歡聽歌,於是邀請她在我的電腦上選擇喜歡的歌曲,而在分享的過程中,我們逐漸建立了互信。我不斷鼓勵她與他人接觸,如練習對陌生人微笑,然後告訴我對方的反應。同時,透過血清素抑制劑治療,減輕她的焦慮。她逐漸發現事情沒有想像中可怕,開始與同學接觸,並找到共同的話題。現在,她已成功走出社恐的陰影。

許多社恐個案顯示,當夫妻關係出現問題時,父母愛將孩子當作宣洩情緒的媒介,例如妻子不願與丈夫交談,就將控制慾轉移到孩子身上,上述個案就是一例。而在華人社會,孩子常被灌輸錯誤觀念,例如避免引人注目、不應表達意見等。部份父母更喜歡展示他們如何將孩子訓練得符合社會標準,而非真正關心孩子的福祉。這令社恐在華人社會更為普遍,值得大眾反思。

撰文:麥棨諾醫生
精神科專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