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政府望垃圾徵費 人均棄置廢物減45% 冀2035零堆填 環團批新藍圖欠進取

發佈時間: 2021/02/09

為推動全民減廢,政府昨發表「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35」,新定立中期減廢目標是透過垃圾徵費,將都市固體廢物人均棄置量逐步減少4成半;長遠目標冀在2035年前達至「零廢堆填」。環境局局長黃錦星形容,新藍圖的大方向是務實、進取,惟有環團批評目標幾近原地踏步及欠進取,「走塑」政策最快4年後實施更是落後、「歎慢板」。

黃錦星稱過去7年多,政府20多項減廢行動已落實且取得進展。惟垃圾徵費作為推動減廢的「火車頭」尚未落實,加上近年環球回收市場逆轉,承認本港人均垃圾棄置量仍高企。新藍圖將每5年1檢,中期目標是推行垃圾徵費,將人均垃圾棄置量逐步減少40%至45%,同時將回收率提升至約55%;長遠目標是2035年前,發展足夠轉廢為能設施,實現「零廢堆填」。

黃稱,垃圾徵費正在立法會審議,冀可盡快通過條例草案。當局亦將推動多項政策,如塑膠飲料容器推展生產者責任制;分階段管制即棄塑膠餐具,並處理其他單次使用塑膠等。

當局又擬籌備發展新設施處理廚餘,冀在2035年前每日處理全港一半廚餘,即約1,500公噸。至於本港首個焚化爐料延至2025年運作,消息指當局擬另建新焚化爐,黃稱選址及詳情將適時再公布。

走塑等到2025年 被質疑落後

香港資源循環藍圖在2013年首度提出,當年目標擬由2011年人均垃圾棄置量1.27公斤,在2017年及2022年分別減至1公斤及0.8公斤,減幅為約20%及40%。惟環保署最新數據,2019年人均垃圾棄置量卻高達1.47公斤。

綠領行動總幹事何漢威批評,上一份藍圖不達標且垃圾棄置量倒升,新藍圖目標是人均減至約0.89至0.81公斤,與早年目標相若,認為有欠進取;且回收率維持不變更是原地踏步。

何又稱,對比歐盟今年起全面禁用膠餐具,本港走塑政策最快2025年才實施是遠遠落後,批評港府歎慢板。他指焚化爐並非最佳減廢措施,當局未做好源頭減廢及回收工作,沒理據再興建新焚化爐。

全港22個回收便利點 接待逾5萬人次

位於九龍城的回收便利點「綠在寨城」昨開幕,黃錦星稱,全港22個回收便利點於去年11月起相繼投入服務,至今接待逾5萬人次。截至去年底,便利點連同逾100個定時定點運作的回收流動點,合共收集逾750公噸回收物,回收量較上一代社區回收中心升近8成。

回收便利點主要為周邊單幢大廈或「三無大廈」提供一站式服務,回收8大類回收物,包括紙張、金屬、膠樽、塑膠、玻璃樽、慳電膽及光管、小型電器等。回收時市民可憑「綠綠賞」智能積分卡賺取積分兌換禮品,至今近3萬人參與。

記者︰謝進亨

編輯:黎家榮

美術:陳超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