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優勢模式治療 助精神病康復者發掘才能

發佈時間: 2020/10/23

如何促進精神病康復者復元並重投社會,一直是服務提供者的挑戰。由港大牽頭的研究發現,相比傳統治療模式,以「優勢模式」跟進精神病康復者的復康過程,有6成評估指標較使用傳統模式表現更佳。「優勢模式」是以發掘康復者自身才能、優勢,透過適當引導和鼓勵,助他們達成目標及重建自信。團隊亦期望日後能更廣泛地推廣這種治療模式。

「優勢模式」個案管理法源自美國,講求從康復者的個人優勢和可用資源出發,社工會嘗試深入了解個案情況,為他們尋找自身優點並訂立未來目標,並以小組督導、實地探訪等方式,助他們達成目標。

由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謝樹基教授帶領的團隊,在2018至2019年期間,在3間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招募209名成年服務使用者,當中包括患抑鬱症、焦慮症、思覺失調等患者,他們被隨機分配至「優勢組」或「常規組」接受治療,並在治療開始前、治療開始後第6個月和第12個月填寫問卷,評估其情況。結果顯示「優勢組」成員在6個評估範疇中有4個明顯改善,包括對社工的信任、個人復元程度、目標達成情況及對未來的希望感。

與社工同訂目標較以往開心

謝樹基指,雖然60歲以下成年人的成效較顯著,但患者的治療成果也不會隨年紀而顯著變差;又稱他們復元期間會有很多疑惑,例如能否重新融入社會,「優勢模式」的治療將為他們提供力量。

東華三院黃竹坑服務綜合大樓高級主任尹可如亦說,以往多靠藥物為病人控制病徵,新模式可讓他們找出生活方向及對未來的希望,有助提升他們的正面思維。

有思覺失調患者說,以往與社工溝通時,情緒趨向負面,只會討論情緒或治療上的問題,但在新模式下可與社工一同訂立未來的目標及為此努力,現時已可重踏運動場,生活較以往開心。

記者:歐文瀚

編輯:黎家榮

美術:陳超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