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新冠肺炎】60歲以上死亡率高105倍 曾中風有認知障礙風險更高(附保持長者活力貼士)

發佈時間: 2020/08/27

第3波疫情下,全港新冠肺炎患者已激增至逾4,700人。中大醫學院分析,截至周日(23日),第3波死者全屬60歲以上;而自疫情開展以來,60歲以上群組死亡率亦達6.27%,較60歲以下患者高105倍。且外國數據顯示,有長期病患、認知障礙症者死亡風險亦比常人高2倍。

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腦神經科主任莫仲棠教授指,分析數據後,發現本港和外國研究均顯示,80歲以上死亡率尤高,且若有長期病患,死亡風險更是倍增。他指,單看本港死亡率,可得到年紀愈大,愈高風險的趨勢:

年齡 死亡率
少於60歲 0.06%
60至69歲 0.7%
70至79歲 7.3%
80歲以上 25.4%

綜合英國數據,如曾接受器官移植, 或有血液或腫瘤疾病者,死亡風險亦較高。莫推測與他們要服用免疫糸統藥物,致免疫力受損有關。而長者常見的中風或認知障疑患者,死亡風險亦高2倍:

合併症 死亡風險比率
器官移植 3.55
血液或腫瘤疾病 2.82
認知障礙症或中風 2.16
糖尿病控制不良 1.95

莫補充,初步分析亦顯示,截至7月本港有8名確診者有認知障礙問題,當中4人死亡,比率達50%,較80歲以上死亡率多一倍。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及生物醫學學院助理教授高浩指,認知障礙症因腦病變,致膠質細胞發炎引起,推測新冠病毒引起的免疫反應或致炎症加劇,故死亡率高或與免疫失調關係較大。他又指,最少2個海外研究顯示新冠病毒可「直接入腦」,或引致中風,亦對長者損害大。且患者若有與阿茲海默症(認知障礙的一種)相關的基因「ApoE4」,亦可能增加感染新冠肺炎風險,但尚待驗證。

中大又指,有認知障礙者或常扯下、忘記戴口罩,防疫效果較低。而不少長者因疫情畏懼覆診,但計錯糖尿、血壓或薄血丸等藥物份量,致不時有短暫斷藥情況,可能令血糖、血壓控制失調,或增缺血性中風風險。且因缺乏持續專業評估,令治療計劃亦有偏差。

照顧者吳女士分享,疫情下一直堅持帶患認知障礙症的九旬父母覆診,避免其退步,且要求工人每日「帶父親落公園曬太陽2次」,並常「氹母親陪我行街」,令父母保持體魄;也有帶他們「飲茶」,但會特意挑少人時段,及由工人照顧「分枱坐」防疫。她笑言,常通過繪畫與父母交流,及紓發照顧壓力。


保持長者健康四式

  • 每日出街1次,避免筋骨退化
  • 選擇開放空間閒逛,減感染風險
  • 盡量維持日常習慣,令心情愉快
  • 通過網上診症覆診

 

記者:脫芷晴
責任編輯:方雅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