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慈善團體送真空食材 劏房媽媽學做平價營養餐改善親子關係

發佈時間: 2020/06/01

有劏房戶媽媽參加了慈善團體的「慳得有營餸基層」計劃,除成功節省買餸錢外,更改進了和兒女的關係。負責計劃的慈善團隊認為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以贈送食譜和食材的做法,取代送飯盒,望基層在計劃完結後,亦可學懂「食得平食得營」。

香港不少基層家庭居於劏房,惟住屋環境惡劣、廚廁合一均限制了居民的煮食方式。另因肉價高昂,部分劏房戶的兒童較少食肉,未能吸收所需營養。

為改善劏房戶的膳食,樂施會聯同共廚家作、香港營養師協會等組織,於4月下旬推出「慳得有營餸基層」計劃,由香港營養師協會設計食譜、共廚家作清洗、處理和真空包裝食材、由其他組織協助派發,希望2年內幫助600個劏房戶家庭,讓他們參考食材包和食譜煮食,在有限條件下也食得健康豐富。

樂施會署理港澳台項目總監黃碩紅表示,計劃的目的是授人以漁,希望計劃結束後,參加計劃的市民能獨力以實惠價錢煮得健康,因此餸菜包設計會以「平、簡單、有營養、兒童喜歡」為原則,每包餸菜成本亦盡量維持於16元。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參與計劃的雯姐,一家四口住在大角咀的劏房,連水電租金約7,000元,一雙子女分別10歲及4歲,丈夫為全職點心師傅,疫情前全家收入約2萬元,疫情下只餘1.5萬元,惟有節衣縮食。雯姐憶述,因劏房不便大火炒菜,過去以焯菜為主,兒子卻不愛食菜。但她參與計劃後,家中菜式豐富了,「營養師教我們煮『吞拿魚蔬菜煎餅』,細火煎油煙不多,連不吃菜的兒子都喜歡。」

她續說參與計劃後,一家人均更期待晚餐,女兒亦願協助下廚,令家中多了「親子樂」。過去每月「買餸」要花約4,000元,現時有營養師設計平價食譜,每月買餸只需花約3,000元。

編輯︰黎家榮

美術︰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