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脂肪肝是如何煉成的?」

發佈時間: 2018/10/09

身材肥胖,行年十八的明仔(化名),一向身體狀況良好,近日卻因胃痛而前往求醫。經檢查後,醫生無意中發現其患有脂肪肝,肝酵素更高達70至80U/L,比正常水平的40至50U/L偏高,估計與飲食習慣欠佳、缺乏運動有關。由於明仔十分年青,聖保祿醫院腸胃肝臟科吳瑞璋醫生遂建議他控制體重及注意飲食,避免肝纖維化、肝硬化,甚至是肝癌等來臨。

當脂肪在肝細胞中過量積聚至脂肪比例超過肝臟整體的5%,便可稱之為脂肪肝;當中可再分為酒精性脂肪肝(AFLD)及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前者成因是長期過量喝酒,後者則較常見,可與代謝綜合症有關,包括肥胖、糖尿病、高膽固醇及高血壓等。引致代謝綜合症的原因,往往是飲食習慣不良兼缺乏運動,而它們亦是導致脂肪肝的元兇之一,可見上述問題絕對是息息相關。至於身材瘦削的人士,也可能因遺傳或長期喝酒而患有脂肪肝,但機會一般會較低。

活得舒適易罹病

近年,脂肪肝的患者數目有上升趨勢,可能與都巿人生活太舒適有關--平日飲食豐富,交通亦非常方便,經常有車代步,故此缺乏步行,減少運動機會。脂肪肝屬慢性肝臟疾病,假如得不到適當的治療及跟進,更可能發展成致命的肝病。另一方面,由於非酒精性脂肪肝與代謝綜合症的成因相通,故患者亦較常出現冠心病、中風、外周血管病及慢性腎病等。

脂肪肝的患者多數無明顯病徵,惟他們通常患有高膽固醇、高血壓、高血糖或肥胖等,故主診醫生會特別警覺他們患脂肪肝的可能性,一般經檢查後,如發現肝酵素上升,便會作進一步檢查來確認。當然,肝酵素上升原因眾多,可能與乙、丙型肝炎,或曾服食中藥、成藥有關,是以在確診脂肪肝前,必須先排除這些情況。不過,因脂肪肝引致肝酵素上升的情形,在香港是愈趨普遍的。

驗血了解肝酵素

要確診脂肪肝,我們可先透過血液測試,觀察肝酵素的水平,又或利用超聲波檢查肝臟脂肪比率。亦會安排非入侵性的肝纖維化掃描(FibroScan)作診斷,了解肝纖維化的程度。有部份病人肝酵素持續升高而驗血檢查找不到確實病因,我們會考慮肝穿刺活組織檢查,惟因穿刺檢查具創傷性,檢查前請先跟醫生商量步驟相關風險。

即使患上脂肪肝,情況並不必然每況愈下,如發現時處於早期階段,脂肪肝仍有機會改善,或不致惡化。必須注意的是,由肝纖維化至肝硬化,中間約經歷5至10年時間,一旦去到肝硬化階段,不僅會出現不少併發症,病況亦很難逆轉。故此,治療目標是在肝臟情況尚可時,盡早控制脂肪肝,早期患者則以恢復肝臟健康為目標。在改善飲食及生活習慣之餘,醫生亦可能會為病人處方藥物改善病情。

用藥同時監察肝功能

膽固醇與脂肪關係密切,因此高膽固醇與脂肪肝經常共生共存。過去不時有病人擔心服用他汀類降膽固醇藥物,或會輕微影響肝功能;但不採用藥物控制,膽固醇便會持續偏高,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是以醫生為此類患者處方藥物時,會小心調配份量,以及密切監察患者肝臟情況,病人毋須過分擔心。

同時,如病人過份倚賴藥物,卻不改變生活習慣,便會成了治標不治本,脂肪肝難有明顯改善。因此,除了藥物治療,最重要還是從根源著手,如患者有三高或肥胖等情況,首要進行的就是改善相關風險因素問題。事實上,一般患有脂肪肝病人,在減重後他們的肝酵素也會隨之下降,可見減肥確是一種有效改善脂肪肝的方法。

如有需要,醫生會將患者轉介至營養師,而患者亦應訂定飲食及運動計劃,從多方面改善病情。假如到了癡肥地步,則可能要透過手術減重。改變了生活模式後,高膽固醇、糖尿病等情況便會得到改善,尤其是那些指數稍高,或僅輕微上升的患者,效果尤其明顯,屆時脂肪肝情況亦一併得改善,患者便無須再長期用藥。

PP-LIP-HKG-0011 資料由輝瑞贊助

(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