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手機看診」App在內地、甚至歐美各地冒起,隔着手機看醫生對市民來說已非遙不可及,然而香港在此範疇卻相對落後。最近有80後青年斥資5位數,創辦中醫諮詢App「翰林醫館」,讓市民免費向註冊中醫師問診,期望將中醫專業普及,提升醫療成效,同時為業界吸納潛在客人,締造雙贏。
「翰林醫館」中醫諮詢App的創辦人,是三位80後港大畢業生,他們雖無中醫背景,但卻是睇中醫的常客。
中西合療 成效或更高
App創辦人之一何海明(Henry)說,中醫療法愈趨普及,但當年住同一宿舍的中醫同窗,卻面對低薪等困局,「很多人畢業後在醫療團體或醫院任職,部分月薪人僅8、9千元,需同時在幾間診所掛單,幫補收入,儲客過程亦有一定困難。」同學面對的處境正好為他們打開創業契機,去年3人合資5、6萬元,自行撰寫手機App,冀透過這個平台,將潛在求診人士與中醫連結。
這個App的一大特點是設有提問功能,讓市民免費向註冊中醫求問,醫師看到後,可主動回覆並提供意見。「有些人生病未必即時想求醫,會先尋求一些簡單意見,才決定是否看醫生。」
另一位創辦人阿豪提到,兩年前打波弄傷足踝,起初以為是扭傷,怎料中醫朋友見狀卻指他可能是韌帶撕裂,着他及早治療。他說︰「在西醫角度,照完X光沒問題,便開些止痛藥給你,中醫則替我拉順條筋,甚至在治療過程發現我的股骨有問題,一併透過推拿等方式治療,其實以中西合璧的方式治療,成效可能更高。」
Henry表示,在「翰林醫館」解答市民疑難的全是註冊中醫師,部分是他和拍檔以「洗樓」式挨家挨戶從中醫館招攬,有些則透過網上平台接觸而加盟。「我們會親自上門約見他們,分享我們的理念。」
挨家挨戶洗樓 招攬中醫
現時「翰林醫館」App旗下約有20多名中醫,Henry目標是兩年內吸納約700名中醫。「我們希望這個App可令更多人接觸專業的中醫知識,而不是相信網上一些似是而非的資訊。」同時期望服務能為旗下中醫發掘潛在客源,達至雙贏效果。
老中醫拒加盟 增創業難度
創辦一個手機App成本不高,以「翰林醫館」為例,App是自行撰寫的,最初只需支付伺服器租金和App Store上架費等行政成本,5至6萬元起動資金已夠營運兩三年。目前,他們正申請數碼港創意微型基金,並積極尋找投資者,進一步發展業務及宣傳。
相對金錢問題,Henry說創業最大難題是找醫師加盟。「我們曾被很多人拒絕,特別是年紀大的中醫,他們對新事物接受程度較低,加上資深醫師已有穩定客源,故大多拒絕加盟。」起初他們以叩門方式拜訪及邀請中醫加盟,其後改為透過網上平台接觸潛在中醫,效果才明顯改善,「有社交平台帳號的中醫,對新事物接受程度會較高;他們開設專頁,某程度亦希望宣傳。」他們不會介入醫師與市民的對話,但若市民對醫師有質礙,可在App內將他們列入「黑名單」,管理員會檢視個案再作處理,例如考慮將他們退出程式。
記者︰周藹文
編輯︰黎家榮
美術︰簡力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