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織女贈冷花 基層暖入心

發佈時間: 2018/08/09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即使是一朵簡單「毛冷花」,也是織女一針一綫的心思。一班業餘編織好手善用網友轉贈的舊毛冷,勾成一朵朵鮮艷冷花,落區送給拾荒者、清潔工人及老人院長者,希望藉這朵小花送出他們的關心和問候,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與其將用剩的毛冷封塵,不如將它轉化為有意義的織物。團體「織織復織織」發起人黃可詩(Joefi),6年前在fb發帖呼籲收集冷頸巾,再轉送深水埗的長者,結果一呼百應,一晚便收集逾百條頸巾,從此她就跟毛冷交織在一起。由第1年送出1,000件冷頸巾及冷帽,到去年7,500件冷衫及散子包等各類織物,今年Joefi及一班「織女」又有新搞作。

長者可自選顏色 「這是尊敬」

「每年9月至翌年2、3月,我們會主力編織冷衫及冷帽等;夏天就會想想如何運用毛冷製作具心思的織物。」她與一班「織女」有見市民會在節日向摯愛送花,於是想到將毛冷勾織成花,再轉贈長者及基層。「真花較貴,紙花又易皺,毛冷花反而實用、易保存。」過去4個月多,逾百「織女」及8名導師在各區自發辦小組編織班、交收毛冷及製成品,由義工落區送給基層工友、拾荒者及探訪老人院長者,逾4,000朵毛冷花從此散落各家各戶。

每次送毛冷花給長者,義工們都會讓他們選喜歡的顏色。「那是一份尊敬,不是『我給你就要收』。」Joefi說以往送贈冷頸巾及冷帽,義工亦會為長者戴上,更添窩心。「曾有臥床的婆婆請義工將毛冷花放在窗邊及床邊,希望每日起床都見到;亦有伯伯將毛冷花轉贈老人院的知己,借花敬佛!」

Joefi稱今年計劃在中秋節送出保溫壺,織女們將構思勾織「保溫壺冷套」,到時有機會加入糖水或熱湯,落區送贈基層工友。他們打算透過fb募集捐款,進行一次性購買,確保暖壺尺寸相同,以便製作冷套,料總數會送出約400個。

民間「集資」 6年送出逾3萬織物

「織織復織織」主要靠「織女」及網民自發力量,累積送出織物逾3萬件。Joefi曾想過註冊成為非牟利團體,但想到每年要請會計師核數,龐大費用卻成為絆腳石。「若要每年花大筆錢請核數師,不如將錢用於落區,送出白米及食油等給有需要人士。」她慶幸這個組織運作6年多也從未花錢買過毛冷,物資全是來自朋友及網民捐贈。

另外,Joefi亦高興「織女」及義工參與探訪時帶子女同行,部分小義工更用毛冷製成心意卡送給長者,逗得他們笑不合攏。

記者︰翟秀娟

編輯:梁偉澄

美術:顏玉玲

攝影︰冼偉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