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網絡罪行猖獗 去年200萬人受害 經濟損失近$10億

發佈時間: 2018/03/28

網絡犯罪猖獗,有網絡保安公司調查推算,去年本港共200萬人受害,佔成年網民4成3,經濟損失高達1.23億美元(約9.65億港元),而被指為「數碼原住民」的千禧一代,更是經常成為「受害人」。

Symantec旗下Norton去年10月以網上問卷訪問1,015名本港成人,近半受訪者曾經歷網絡安全威脅,當中67%在過去12個月受網絡罪行影響,主要涉及個人資料在大型數據洩露事件中外洩,以及家用Wi-Fi偵測到不尋常活動。

主要涉及個人資料外洩

Norton推算,本港去年有200萬人「中招」,總經濟損失高達1.23億美元,平均每名港人損失28美元(約220港元)。

熟悉數碼世界的千禧一代,網絡安全意識原來沒想像中高。調查訪問了約320多名千禧世代受訪者,5成3曾遭受網絡犯罪,較整體平均的4成3為高,32%的千禧一代在最少一部裝置未有採取任何網絡保護措施。Symantec亞洲區消費事業總監徐俊鴻指,大多消費者沒有採取足夠預防措施保障自己,建議用戶應設定易記難解的密碼,密碼勿與公開的個人資料相關;使用公共Wi-Fi時,避免輸入個人資料,如網上付款、登入社交媒體帳戶等,如必須使用,應利用虛擬私人網絡(VPN)保密資料;家居物聯網裝置謹記更改預設密碼,和加密保護無綫連接。

千禧世代中招比率較高

談及近日facebook洩漏用戶私隱醜聞,徐認為,用戶向社交網站提供個人資料建基於信任,如網站未有做好保護工作,用戶也無計可施,惟用戶有選擇權,可自行判斷應否繼續使用。他又稱,事件中受害用戶面對的網絡風險,需視乎外洩資料的詳細程度,建議用戶勿輕易打開可疑電郵。

編輯:林子豐

美術:熊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