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有168億元盈利的港鐵,今年6月將加價3.14%,加價後料每程平均加2毫,大部分地點每程加1毫至1元。按計算,若無任何優惠下,市民由大埔住返中環每月平均要多付24元。港鐵主席馬時亨指,今年下半年實施3%票價回贈,加價變相被抵銷,票價等同「無調整」,認為對市民是「合理」。但有議員批評港鐵「只加不減」,促港府將盈利扣減納入方程式計算。
港府昨公布去年12月運輸業名義工資指數,按年升2.8%;統計處早前指,去年同期通脹率按年升1.7%,為港鐵加價「開綠燈」。據可加可減機制,只要相關工資指數及通脹率相加除二,再扣減生產力因素,便得出票價調整幅度,若超過1.5%,即可啟動加價機制,而今年數字相加後達2.25%,即可加價。港鐵表示,因去年凍結票價,相關1.49%加幅會轉撥到今年加價中,連同0.6%的特別扣減,今年總加幅為3.14%。
馬時亨:抵銷優惠 如「無調整」
馬時亨昨稱,現時車費優惠回饋已與利潤掛鈎,港鐵去年168億元盈利中,有60億元屬重估物業價值的「帳面數」,「實賺」的100多億元中,有75%已撥入庫房;加上港鐵已提供多項優惠,及港府將在明年推出新交通津貼計劃,相信能減輕乘客負擔。他稱,希望市民明白公司需利潤拓展業務和更新工程,加價屬合理措施。
港鐵商務總監楊美珍表示,相關加幅會在今年6月實施,但港鐵早承諾下半年會為使用八達通乘客提供最少3%的車費回贈,料可抵銷今次加幅;相關回贈會維持至2022/23年度。她指個別車程新票價稍後正式公布。
據目前平均車資為每程7.95元計算,新票價約為每程加2毫;大部分地點每程加1毫至1元。以居於大埔的打工仔為例,去中環每程會加0.6元,車費由18.1元升至18.7元;按每月乘搭40程計算,車費會多24元。若由天水圍去灣仔,每月車費更會增32元。
盈利高延誤多 議員批不合理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副主席林卓廷批評,港鐵去年坐擁高額盈利,且多次發生嚴重延誤,卻仍堅持加價並不合理,促港鐵應凍結票價。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陸頌雄稱,過去5年港鐵累計加價逾18%,根本是「只加不減」,建議港府應為可加可減機制引入「盈利扣減」新元素,令港鐵利潤可在方程式中反映。
去年凍結 今年加番
港府與港鐵去年磋商後,決定維持可加可減機制方程式不變,港鐵只承諾會加碼推出票價優惠,包括今年下半年起實施的「每程97折」票價回贈。另港鐵亦同意未來6年內,按方程式計算結果,作出0.6%「特別扣減」;結果去年運算加幅為1.49%,未達1.5%「加價綫」,而令票價凍結1年。
身兼交諮會委員的中大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認為,港鐵累積2年的加幅,高於去年通脹率,相信加價後或令市民感吃力,「車費千餘元就要加價幾十蚊,相對屬於高。」他認為港鐵公司在「賺大錢」情況下,應酌量減價。
記者︰脫芷晴
編輯:梁偉澄
美術:陳超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