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輪椅上探索宇宙 致力解黑洞之謎

發佈時間: 2018/03/15

長年靠輪椅代步的霍金一生探索宇宙,致力研究「黑洞理論」,包括早年與物理學家彭羅斯(Roger Penrose)提出的奇點定理,及推論黑洞會釋出輻射。他又曾提出多項驚世預言,包括AI將統治地球,人類將因溫室效應在2600年滅亡,移民火星才是唯一生機等。

霍金的著作《時間簡史》,至今累計售出逾1,000萬冊,連續237周登上《Sunday Times》暢銷書榜,列入健力士世界紀錄。霍金學術成就獲多方肯定,曾任職劍橋最高教席「盧卡斯數學教授」;獲英女皇頒授大英帝國司令勳章;及美國前總統奧巴馬頒授總統自由勳章。同時獲獎無數,如理論天文物理學最高獎項「愛丁頓獎章」、世界理論物理研究最高榮譽「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獎」等。

榮譽一身 獨欠諾獎

曾與霍金共事的科大物理系助理教授王一說,霍金的最大學術貢獻,首推黑洞研究,論證奇點存在,並提出黑洞其實存在微弱光綫等理論。「霍金輻射論開拓了量子引力研究道路,是至今最可靠的研究方向。」

王形容霍金研究如「鎖匙打開寶庫」,堪稱當代最大貢獻的科學家之一。可惜諾貝爾物理學獎的要求,得獎者的研究需是「被觀察到的物理學現象」,而黑洞理論太艱深且難被實踐,令他與諾貝爾獎無緣。

王憶述霍金為人風趣幽默,曾揶揄學生是「純粹理論家」,在實驗室的「動手能力不如自己」。「當時霍金教授年逾70歲,精力比年輕人更旺盛。」

編輯:林子豐

美術:熊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