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元朗深水埗觀塘最嚴重 地區愈窮空氣愈差

發佈時間: 2018/01/30

惡劣的空氣質素會損害個人的身體健康,甚或引起如癌症、中風、哮喘及心臟病等疾病。一項研究發現,空氣中的微細懸浮粒子(PM2.5)濃度於貧窮人口地區相對較高,反映本港存在由空氣污染所致的環境不公問題,當中以元朗、深水埗及觀塘等較貧窮地區,出現環境不公的情況愈嚴重。

香港大學與英國劍橋大學合作成立「港大劍橋清潔能源與環境研究平台」,進行為期3年的「格蘭傑因果模型」研究,再以全港412個區議會選區來研究數據,加上2011年的人口普查數據中,低收入、低教育水平、非專業職位及非業主住戶的數據作分析。

研究結果顯示,社會剝奪指數(SDI)愈高的選區,平均PM2.5的污染程度愈高,當中情況最嚴重有元朗、深水埗及觀塘選區,其中又以元朗區最嚴重,例如天恒邨及天耀邨的每月平均PM2.5,可達84微克/立方米;深水埗的蘇屋邨及觀塘坪石邨,則有68微克/立方米,出現環境不公的情況。

促政府增撥資源改善

按世衞標準,每月PM2.5的平均值,應只為25微克/立方米,本港多個較貧困的地區均超標不少。研究人員認為,這反映不同社會經濟地位人士,不成比例地暴露在污染物上,惟當局沒有應對有關情況,令貧困人口被社會剝削的情況嚴重。

研究團隊指數據可助當局制定政策,如向環境不公的地區增撥資源,解決空氣問題及多種植樹木,以改善空氣質素。

編輯:梁顯庭

攝影:馮漢柱

美術:鄧建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