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培養操作責任心 無人機業界撑考牌

發佈時間: 2017/09/21

航拍熱潮近年席捲香港,但卻衍生安全及私隱隱患。民航處今年3月聘海外顧問對無人機規管作研究,航拍或從此不再自由。但有業界人士卻歡迎增加「緊箍咒」,更倡議實名登記及考牌,視法規為無人機專業化的跳板。

近年涉及無人機的投訴趨增,由2015年的27宗,升至去年的47宗,升幅達74%;今年首3個月已有16宗投訴。民航處在今年3月聘用海外顧問作相關研究,明言會參考海外民航當局的規管要求,且會就無人機登記、發牌等諮詢持份者。

面對規管收緊,國際專業無人機學會會長周力行笑言非壞事,更倡議無人機應作實名登記及分級考牌。他指近年玩無人機門檻愈來愈低,入門級機種僅需3,000多元,且GPS定位技術成熟,操作難度大減。「但機手未必具備相應的責任心,曾見人在旺角鬧市航拍,無視樓宇或干擾操作,隨時傷及行人。」

實名登記提高守法意識

周指,無人機航程遠達5至7公里,現時縱然違規亦難執法,實名後可提高守法意識。對行內有機手指摘實名制及考牌是過度監控,周解釋,實名制與考牌毋須掛鈎,且考核非想像般高規格︰「參照美國等地,玩樂用途的無人機只須考理論筆試,確保機手有基本安全知識,商業用途的才會考實飛試。」

他指實名制和遏制是兩回事。無人機早由玩具演變至實用層面,由學校至建築業界都廣泛採用,要邁向專業化極需法規支援。他透露,早前與處方商談時,對方表明不會一刀切扼殺業界發展,立例會適合香港情況;且今年內會有結論,明年7、8月料有新消息。民航處回覆本報指,料今年內可完成顧問報告。

記者︰脫芷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