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港大發現新抑製劑 敗血病耐藥菌有剋星

發佈時間: 2017/09/08

抗藥性惡菌近年湧現,醫護常陷入「無藥可用」窘境。港大近日發現新型抑製劑「NP16」,料有效對抗可引致敗血病的耐藥性金黃葡萄球菌(MRSA);團隊冀在3年內完成臨床研究,研究結果本月已在微生物學領域國際權威期刊《mBio》發表。

港大李嘉誠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及副教授高一村團隊,近日發現能降低MRSA致病因子的化合物「NP16」,料能應用於治療耐藥性惡菌感染。

抗藥性比例高達45%

袁國勇指,本港金黃葡萄球菌呈抗藥性比例高達45%,較英國和部分歐美國家高4至10倍,病人出院後更有機會將死亡率較正常高4倍的抗藥惡菌帶入社區。今次研究通過先進技術篩選5萬個小分子化合物,鑑定出化合物「NP16」可抑制MRSA活躍致病因子,實驗室測試中只需微量「NP16」抑製劑,即可減少致病因子活躍度達50%,用於小鼠器官中更可降低其活躍度十分一。

港大指,相信研究是全球首個以化學遺傳學方法,處理MRSA感染研究,「NP16」能助免疫糸統自行清除惡菌,能解決傳統抗生素治療引致耐藥菌產生及傳播問題。團隊進一步解釋,「NP16」可有效降低葡萄球菌黃素合成,而相關菌黃素是MRSA的顏色來源,亦可協助細菌在入侵過程中感染器官,及抵抗活性氧和中性粒細胞的殺菌的作用。

料3年後可臨床測試

高一村表示,「NP16」副作用低,而且本身不具殺菌效能,因此不會令病菌產生抗藥性,預料未來3年可進行臨床測試,並會研究能否用於治療抑劑抗藥性大腸桿菌,及尿道感染等不同範疇。高又指,目前難以估計開發「NP16」標靶藥的成本,冀該藥日後能成為救命的救急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