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下年小一官津學位 爭崩頭

發佈時間: 2017/09/05

2018/19學年小一收生程序展開,即日起至本月29日,家長可向子女就讀的幼稚園或幼稚園暨幼兒中心,索取相關申請表及資料,報讀心儀小學。惟在最後一批「雙非童」下學年適齡入讀小一,加上龍年效應,明年適齡學童將逾6.79萬人,還未計算跨境學童,但按教育局最新《學校網小學名冊》,下學年全港只有近4.89萬官立及資助學校小一學額,不計直資、私立或國際學校等,將缺1.9萬學位。

按照教育局昨日出版2018年度《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各小一學校網小學名冊》,下學年全港共有近4.89萬個官立及資助學校小一學額,較本學年增加300個學額,但仍未計算直資、私立及國際學校。

教局:將因應變化作部署

政府於2012年實施「零雙非」政策,當年的最後一批「雙非」兒童,下學年將適齡入讀小一,將小一生人數推至近3年高峰。不過,居港適齡小一學童人數隨即於2019/20學年開始回落至5.6萬人,至2021/22學年才回升至5.94萬人。

教育局指,會與深圳市教育局緊密聯繫,以了解當地收生的新政策,對港籍兒童入讀香港小一的影響。由於港籍學童家長可按自己的意願為子女選擇在深圳或在港讀書,當中存在不少不明確因素。教育局會因應學生人口變化作適當部署,亦會與業界保持溝通。

據本報統計發現,下學年本港8個跨境校網,自行收生學額將較本學年增加127個,當中粉嶺校網加68個,大埔校網加77個,相反上水校網減少4個。鳳溪第一小學校長朱偉林指,上水校網的學額已加無可加,以其學校為例,下學年將開設5班,屆時將盡用全校所有課室。

校長:上水校網額難再加

在「零雙非」政策下,適齡小一學童人數將於2019/20學年起回落,加上深圳「搶收生」下,屆時縮班屬必然。朱偉林分析,由於北區鄰近關口,故「零雙非」及深圳收生政策,對北區的影響比較小,「沒有雙非,仍有單非。」但他估計,比較遠離關口、且非家長首選的學校將會受到較大的衝擊,當中以東涌及青衣的學校將會首當其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