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中國機械人革命 恐衝擊全球經濟

發佈時間: 2017/09/01

中國當局於2014年發起「機械人」革命以來,發展突飛猛進,去年出貨量猛增27%,創紀錄達9萬台。外媒指,這一驚人的自動化速度暫未影響中國的薪酬水平,但可能會加劇不平衡,甚至衝擊全球經濟。

彭博行業研究(Bloomberg Intelligence)近日發布的報告指出,中國應用的機械人數量已超越其他國家,國際機械人協會(IFR)估計,去年中國機械人出貨量大增27%,達9萬台,創下單個國家的出貨紀錄,幾乎佔全球總量的三分之一。預計到2019年,這個數字可能增加近1倍,達到16萬台。

年出產9萬台 增近3成破紀錄

報告指,如此驚人的自動化發展速度,可能影響全球經濟。經濟學家認為,自動化可能推動生產率增長,增強出口競爭力,但也可能加劇內地收入不平衡及破壞消費,這個負面效應也有可能延伸到其他國家。

彭博行業研究的經濟學家湯姆‧奧立克(Tom Orlik)和菲爾丁‧陳(Fielding Chen)認為,透過促進供給和抑制需求,自動化加劇了中國依賴於出口驅動型增長的風險,向消費驅動轉移的步伐或將放緩,對內地經濟和全球經濟再平衡造成威脅。

二人指出,自動化為資本所有者帶來好處,卻會損害工人利益,恐導致更大的不平等。對中等熟練工人來說,增加使用機械人應該是個壞消息,尤其是可以採用自動化手段完成的按部就班的工作。目前中國中等技術工人的常規操作高於平均水平,他們的工資增長仍然迅速,但之後就很難說。

學者︰損工人利益 削弱消費

中國當局全面推行的《中國製造2025》計劃中,機械人是核心,可替代裝配綫工人,將有助消除勞動力老化問題。北京還希望在內地110億美元的機械人市場份額中,增加中國品牌的份額,目標是從去年的31%,增加到2020年的50%以上。彭博認為競爭將加劇,尤其對於目前供應中國市場67%份額的外企來說。

世界機械人大會 「明星」大盤點

2017世界機械人大會近日在北京落幕,本次大會以「創新創業創造,迎接智能社會」為主題,滙聚了全球300多位頂級專家、學者、15家國際機構代表和150家知名企業。最吸睛的當屬各大「明星」機械人,包括長了53根手指的機械人「鋼琴家」、全球首款蠕動式空中飛行器「仿生水母」、達芬奇手術機械人、投籃機械人「姚明」等。

在閉幕式上,大會專家委員會展望十大最具成長性技術的機械人領域,包括自動駕駛技術、虛擬現實機器人技術、機器人雲服務技術等。

資料整理:陳文華

編輯:梁偉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