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初創生產3D打印醫學產品 義肢贈非洲童

發佈時間: 2017/07/28

3D打印發展一日千里,滲入各個行業。有本港初創專攻醫學應用,可打印心臟、口腔及牙齒模型,供醫生手術時參考;另一邊廂又量產非洲兒童專用義肢,更計劃邀請中小學生裝嵌,作為STEM教育的一部分。

隨着可用物料愈來愈多,以及硬件3D打印機「升呢」,3D打印成品的像真度亦愈來愈高,可呈現各種顏色及形態︰可透明、亦可有軟膠質感。

提升手術精確度

佰盛立醫學三維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施君易(Louis)畢業於港大工業及製造系統工程系,也是骨科博士畢業生。他原本效力於專門打印航天用具的公司,後自立門戶,進駐科學園,現時每年收入逾百萬元,創業一年已有盈餘,有5至6間經常合作的醫院。

該公司專門生產醫學用3D產品,如得到患者有病變腫瘤的骨骼掃描後,先打印出問題情況,與醫生研究切割口後,度身訂造該節骨骼的手術用器械,稱可提升精確度,避免一下子切除整隻腳。現時該公司已與較成熟的意大利3D打印公司合作,擬製作鈦金屬植入物,可放進脊椎作填充物。

邀港學生助組裝

另外,Louis與2016年度傑出青年得主蔡文力合作,為非洲兒童製作低成本、方便維修的義肢,二人曾為此「踏破鐵鞋」,因非洲啡色不易找。他指,每隻義肢有30至40個組件,並需要用魚絲配合,增加靈活性,一日可打印一排手指,數星期內可打印50隻義肢。他們已付運兩批義肢,正計劃舉行工作坊,邀請中小學生幫忙組裝,讓他們及早接觸3D打印,作為STEM(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Mathematics)教育的課外啟蒙。他指3D打印義肢之成本可低至數百元,在內地亦有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