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機械人教育 料成主流

發佈時間: 2017/07/28

人工智能(AI)發展或為內地教育領域帶來變革。機械人教育行業近來備受青睞,透過組建、運行機械人培養學生綜合能力,或成為未來教育界主流力量。

內地傳媒報道,內地人工智能領域進入高速發展時期,有機構評選出AI行業50強企業,其中從事智能機械人研發的企業最多,競爭也最激烈。

市場空間¥300億

智能機械人行業中,社交、教育、陪護、服務四類最常見,教育類機械人被視為最具實用價值的產品。藉助大數據、圖像互動等技術,未來的教育機械人或成為用家亦師亦友的夥伴。

AI行業50強企業中,排名第一的「未來夥伴機器人」公司,就致力於研發教育機械人。該公司去年首輪融資金額高達6億元人民幣(下同),可見市場對教育機械人前景看好。

機械人教育是透過組裝、運行機械人,激發青少年學習的興趣,培養綜合能力。例如樂高公司針對青少年推出機械人套件,包括編程主機、電動馬達等,配備視覺化編程工具,只要將代表不同程序的「積木」在屏幕上砌起,就能完成編程。樂高機械人也被不少內地機械人教育機構作為「教材」使用。

報道指,機械人教育已進入中國一綫城市的各中小學。中國機械人教育聯盟去年發表的數據顯示,全國已有約7,600家機械人教育機構,近5年來增長了近15倍;預測到去年底全國機械人教育機構突破1萬家,市場規模約為100-200億,未來市場空間可達300億。

教育部去年出台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指出要探索STEM教育等新教育模式,令學生具有較強的信息意識與創新意識,養成數字化學習習慣。

有分析認為,實踐STEAM教育理念的機械人教育將成為未來中國教育界新興主流力量。

中國AI人才 不足美國6%

全球最大的職業社交網站LinkedIn(領英)發布的《全球AI領域人才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一季度,基於領英平台的全球AI領域技術人才數量超過190萬,其中美國相關人才總數超過85萬,高踞榜首;中國的相關人才總數超過5萬人,位居全球第七,僅約美國的6%。

報告指出,當前對AI基礎層人才的需求最旺盛,尤其是演算法、機械學習、智能芯片等領域。中美兩國AI人才各擅勝場︰美國的AI基礎層人才佔比超7成,中國在應用技術層的人才分布則更為廣泛,尤其是在機械人、圖像識別、精準營銷和自動駕駛等領域。為招攬AI人才,騰訊公司於今年5月美國西雅圖設立實驗室;百度、滴滴等國內互聯網企業也以設立實驗室的形式殺入了美國高科技中心矽谷。

資料整理︰陳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