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一屋雜物 6成港人肯買唔肯丟

發佈時間: 2017/06/13

消費文化愈趨盛行,不少港人喜歡購物,然而家中囤積大量戰利品卻不捨得丟棄,影響日常生活。有調查發現,近6成港人有強迫性「聚藏行為」,超過1成市民有強迫性購物行為。精神科醫生指,住處堆滿雜物、不捨得棄置物品,可能是患上聚藏失調症。

和富社會企業月前進行調查,訪問了1,028名18歲或以上的市民,由香港公開大學護理及健康學部協作分析,結果顯示4分1受訪者最少擁有11對鞋,近4成人有多於20件T恤;調查又利用兩套國際指標分析,發現57%的人有強迫性聚藏行為,11.1%人有強迫性購物行為,3成人會每星期最少1次購買無需要或無計劃要買的物品。研究又發現年紀愈小,出現上述強迫行為的機會較高,而女性比男性的機會亦較高。

強迫症患者 購物致財困

精神科醫生鍾思源指,強迫性聚藏和購物狂的成因,包括患者易受社會消費主義、廣告、社交媒體影響,亦可以是因內心空虛、缺乏自尊、壓力大等等。這兩種強迫症可造成經濟困難、令居住環境變差、影響與家人關係、甚至引致焦慮等其他精神病。他指,以平日診症情況而言,強迫性聚藏及購物行為屬常見,其一名患強迫症病人20多歲開始患病,特別喜歡購買及收藏古典音樂光碟,每次都會一整套地買,甚至買到要向家人借錢,經濟陷入困難,至今治療逾10年仍未痊癒。

促社會宣揚簡約生活

鍾補充,強迫購物和收藏不一定是精神病,但若程度嚴重至影響日常生活、家庭、工作等等,則代表聚藏失調症,嚴重患者應求醫,接受心理輔導或藥物治療。

針對上述成因,鍾醫生建議社會由家庭及公眾教育着手,而為宣揚簡約生活,和富社區服務網絡將舉辦為期3年的「簡。生活」計劃,鼓勵市民改變生活習慣及態度,減少消費及即食文化造成的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