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椎間盤退化新救星 踢走腰腿痛

發佈時間: 2017/06/08

腰痛是常見都市病,嚴重者難以行走。有主婦因入廚常要彎腰切菜,導致腰腿劇痛,每次走10分鐘便已不能前行。有神經外科專科醫生指出,一項新的脊柱介入治療法,可讓患者毋須動手術,也可紓緩椎間盤退化所引致的腰腿痛症。

椎間盤退化多於40歲開始發生,但不一定出現病症需要治療。神經外科專科醫生李世偉說,坐骨神經痛是椎間盤退化最常見的表徵,其他表徵還有腰椎滑脫和腰椎管狹窄,兩者均會令人出現腰背痛。

李世偉表示,有一名病人年約55歲,是家庭主婦,疑因入廚常要彎腰切菜,腰及腿出現劇痛,每次最多只能走10分鐘路。經檢查,該女病人被發現患輕微的脊椎滑脫及腰椎管狹窄,為了不動手術,曾嘗試各種保守治療,如中醫、針灸、瑜伽等,但均無所助。最後她接受脊柱介入治療,痛症減了8成,現更可走路1小時。

傳統療法 服藥或動手術

李指出,傳統上椎間盤退化可使用保守治療,即服用止痛藥、針灸、物理治療等,若告無效便要動手術。新的脊柱介入治療,就為患者提供多一項非手術的選擇,方法是透過將針頭置於背根神經節附近,注入電磁波使患者的疼痛感降低,或利用高溫破壞痛楚神經,紓緩痛症。他說,四成七患者都因有此新療法而毋須動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