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屋是社會的寶貴資源,如有濫用必令人非議。有女網民指家有母親及4姊妹,因姊妹婚後及置業已「除名」,餘下兩母女住3房單位,但她想買樓,又不想公屋單位被收回。有公屋團體指樓價貴,致公屋寬敞戶遷出的誘因大減。
香港的住屋需求殷切,有女網民指一家5口住公屋3房單位多年,近年姊姊和妹妹陸續結婚及置業,現時只餘下她及母親保留戶籍。帖文提及,「最近我都睇中一個單位想置業,但萬一我買咗私樓,又要除名嘅話,擔心媽咪要搬到1至2人公屋單位(怕太細媽咪住得辛苦),但我又想上車,唔知點算好」,求教網民如何處理。
寬敞戶遷出誘因低
文章吸引逾6萬人次瀏覽,但大部分人批評事主有能力買私樓,便不應再佔用公屋,又認為2人佔用5人單位,對其他輪候者不公平。不過,亦有人說想保留公屋大單位是人之常情,認為事主不外是想母親住得舒適。
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指,許多大家庭隨着子女成長後遷出,最後變成寬敞戶,惟是否要交回單位視乎情況而定。「例如有家庭成員達70歲或以上,就毋須遷出。若介乎60至69歲,則視為寬敞戶,但因有長者而在眾寬敞戶中,屬最後處理的一批。」
招續指,現時私樓樓價貴、資助房屋供不應求,導致寬敞戶遷出的誘因不大。「最近推出的新居屋最平也要200多萬元,地理位置又不太理想,加上要搬離原區,寬敞戶根本無動力去搬。」
丟空單位舉報常見
香港長者權益協會總幹事李立航指,類似上述個案不罕見,部分子女即使收入增加,有能力買私樓也未必遷出公屋。「一來要照顧老人家,二來自己置業後開支大,令他們寧願留在公屋。」他建議發帖文的女網民先與母親表達置業意願,商量是否有過渡期安置母親,再決定是否剔除戶籍。
本報就寬敞戶政策向房屋署查詢,署方回覆指過去3年,「優先處理寬敞戶」調遷至合適面積的單位,每年平均約有1,000宗;另外,每年平均收到約3,000多宗濫用公屋的舉報,最常見是丟空單位。
-
網絡熱話|富商涉詐騙逾900萬柬埔寨機場被捕 港網紅女兒稱父「遭綁架」發文求助 |
|
-
-
印度航空空難︱印裔醫生爸爸獨自倫敦打拼6年 原定接妻兒赴英展新生活 機上全家福成最後合影 |
|
-
印度航空空難|印度航空空難「機內所有設備失靈」影片流出 2小時後全機墜毀僅1人倖存 |
|
-
消委會食油推介|食油含環氧丙醇+塑化劑可中毒致癌 消委會21款安全食油名單:獅球嘜/駱駝嘜/Meadows上榜 |
|
-
米粉推介|米粉含添加劑重金屬增患腸炎/肺癌風險 消委會+營養師推薦28款安全無添加米粉名單 |
|
-
保單逆按自製長糧 | 充裕退休儲備 + 保障家人GET!(附個案說明) |
|
-
-
-
胸悶、頭脹、手腳麻痺?黃祥興不靠藥物 1個月拆走血管炸彈 重拾醒神健康 |
|
-
私密處痕癢、灼痛、異味來襲 Grace教路:每日1粒解決「私密」問題 |
|
-
-
唔止面黃 生痘痘 長期攰都可能肝損傷 黃祥興逆轉肝機能 慶幸及早護肝 |
|
-
您也可能喜歡...
-
夜繽紛啟動 4招谷經濟丁財旺 港鐵票5送1 戲飛最平35元 3海濱辦表演
|
-
差價17倍乾髮效果等同 最貴風筒108°C恐傷髮 負離子效果參差 濃度差逾百倍
|
-
餐飲業料整體生意增2成 廠商會冀夜市恒常 派夜消費券
|
-
航空公司遺失行李賠償不一 準則欠透明 首8月61宗投訴 部分涉款逾萬元
|
-
紅雨又來石澳道再塌山泥一度全封 未來兩三日仍有大驟雨雷暴
|
-
公僕聯合招聘6職系包括AO 明起申請 未來2年學士畢業生可考
|
母女住5人公屋單位 網民批濫用
母女住5人公屋單位 網民批濫用
公屋是社會的寶貴資源,如有濫用必令人非議。有女網民指家有母親及4姊妹,因姊妹婚後及置業已「除名」,餘下兩母女住3房單位,但她想買樓,又不想公屋單位被收回。有公屋團體指樓價貴,致公屋寬敞戶遷出的誘因大減
https%3A%2F%2Fskypost.hk%2Farticle%2F1830317%2F%E6%AF%8D%E5%A5%B3%E4%BD%8F5%E4%BA%BA%E5%85%AC%E5%B1%8B%E5%96%AE%E4%BD%8D%20%E7%B6%B2%E6%B0%91%E6%89%B9%E6%BF%AB%E7%94%A8
https://skypost.hk/article/1830317/母女住5人公屋單位-網民批濫用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1830000/1830317/AEXX_20170607_L.jp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1830000/1830317/
港聞
城市熱話
007
1830317
503
503001005
港聞 城市熱話
2017-06-07
母女住5人公屋單位-網民批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