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垃圾徵費 恐掀亂棄潮

發佈時間: 2017/05/29

都市固體廢物收費望於2019年下半年落實,然而徵費實施後,非法棄置垃圾問題亦受關注;立法會今日舉行公聽會,聽取環團及公眾意見。據了解,食環署會於下月成立兩支隊伍加強巡邏,加上環保署早前指有百人團隊上門執法,共150人打擊非法棄置垃圾。7個環團及民間組織則聯署促政府成立千人減廢辦。

食環署管工職系工會秘書劉偉德指,現時垃圾收集站的垃圾情況嚴峻,超過100公升的廢物本來不可棄置於垃圾站,有些舊樓「側側膊」送大量家居垃圾到垃圾站,每朝門前及後巷堆滿垃圾袋,此類佔了站內9成垃圾。他指若實施徵費後,有更多人會用盡辦法來抗拒收費,料與居民的矛盾會日增。

逾百公升廢物禁棄垃圾站

據了解,食環署6月會成立特遣隊,於香港、九龍和新界各增兩隊潔淨組隊伍,每隊5人共30人以便裝巡邏;又在特定區域增20人專責晚間巡邏,加強於每區衞生黑點的檢控,以試驗性質解決現時非法棄置垃圾問題。

政府早前指環保署會成立約100人的隊伍教育宣傳和上門執法,解決非法棄置垃圾問題。環團認為百人團隊並不足夠,7個環團及民間組織聯署,建議成立一支700人至千人的減廢辦,專責上門巡邏及「放蛇」執法,與於後巷、街道巡邏的潔淨組相輔相成。

現時全港有半數垃圾是由私營廢物收集商處理,包括單幢樓、唐樓、商場及工商廈等,在垃圾徵費下,政府建議這些垃圾在廢物轉運站或堆填區需磅重繳付「入閘費」,再由廢物收集商向客戶收費,使廢物收集商業界不滿。環團希望政府可以考慮統一「按袋按量」收費,避免引起混淆與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