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初創公司實習 一腳踢得益多

發佈時間: 2017/05/12

大學生趁暑假、課餘實習已很普遍,本地初創公司亦有開設實習職位,為大學生提供不一樣的職場體驗。

Marston與Ruby兩位90後都曾參與Garage Cadet實習計劃,獲安排在本地初創實習數個月。除了「一腳踢」從事內外各種範疇工作、試過審閱CV,甚至獨力揹起整間公司網店運作幾星期。他們認為,在初創實習除了學到企業營運的知識,讓他們知道路有很多,甚至考慮日後創業。

大公司只做影印

聽到實習,可能聯想到「執頭執尾」的工作,這亦是張善嘉(Ruby)的經驗之談。她是中大商科4年級生,之前曾在一些香港藍籌公司實習,但主要負責影印。「到大公司實習,很多時只是為佢個品牌,也許在CV上很好看,但學到的不多。」她去年底申請了共用工作間的實習機會,入職後眼界大開。「其間曾參與日常營運、研究、接觸客戶,涉獵的範疇比較多。印象最深的是籌辦開幕活動,真的是一腳踢。」

去年於城大畢業,主修資訊管理的謝旻良(Marston)則加入文具網店,該網店本是一人團隊,所以Marston入職後,所有工作都要參與,包括日常營運如包裝、郵寄,亦要做網上宣傳。「老闆突然跟我說,他要到外國兩個月,所以實習後半部分,我一人要睇晒間公司。」他要在3個星期間由一個不認識網店的新人,變成獨當一面,很難忘。

這種職場大挑戰,兩人都不抗拒。Ruby說︰「作為實習生,最理想當然是有幾多學幾多。」例如她有機會去審閱別人的CV︰「以往學習過很多寫CV的技巧,但換個角度卻發現,除了CV內容,用字也很能反映一個人的性格,原來這也是公司招聘的着眼點。」

有利未來創業

Marston提到,他曾犯大錯,將一批印刷貨品次序弄錯,幸老闆與他一起想到法子化解,「考試成績差是自己的事,但出來工作犯錯就會影響及公司。」兩人都認為,這些都不是參與大公司實習所能獲得的經驗。

Marston其後獲老闆邀請,轉為正職工作至今;而Ruby即將畢業,也在找工作。她指以往眼中只有大公司,但現在眼光變闊,認識到香港有很多不同的行業,有機會亦可能入職初創。

問到會否憂慮初創業務未成熟,職位未必安穩?Ruby說,其實大公司也會裁員,反而會比較着重公司的團隊與發展空間。Marston指出,接觸到不少初創的創辦人,日後也會考慮創業,但冀先累積經驗與人脈。

環境多變 合創意實習生

Garage Society是在香港經營數年的共用工作間,為何會籌辦大學生實習計劃?

創辦人叢曉日(Elaine)指籌備工夫非常繁複,但希望能透過提供實習機會,讓新一代接觸初創的工作環境,從而知道香港除了地產、金融,尚有其他有挑戰的前路。

Garage Cadet實習計劃兩年前開始舉辦,首輪(2015年夏天)配對了8位學生,分別於6間初創企業實習,至今參與計劃的學生數量已逾30人。Elaine解釋計劃內容,通常每輪會先有為期一星期的迎新周,其間會參觀不同初創的運作,並給予研究題目先讓他們認識業界,其後再至所屬公司工作。

她建議,如果初創有意安排實習職位,可以先考慮公司哪些工作適合讓短期任職的大學生參與,「新一代很有創意,如讓他們做有興趣的工作更會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