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政府提3方案 規管促銷電話

發佈時間: 2017/05/12

不少人都接過人對人促銷電話,政府就加強規管促銷電話展開公眾諮詢,提出3個方案,包括由行業自行規管、推廣用手機應用程式攔截,及立法設立拒收訊息登記冊,政府強調對規管方式持開放態度。

政府昨起就加強規管人對人促銷電話展開公眾諮詢至7月31日。當局估計,全港約有7,000人從事撥打人對人促銷電話的工作,政府在2015年曾進行顧問研究,顯示人對人促銷電話成功率為13%,96%受訪者認為,這類電話在某程度上構成滋擾或帶來不便,僅4%認為這類電話帶來好處,如獲得較低價格或折扣。

無需立法方案 影響就業較少

政府提出3個方案,方案一是行業自行規管,無需立法,由商會設立實務守則,只適用於商會會員,不遵行守則亦不會招致法律責任,成效取決於守則涵蓋範圍是否夠廣,及商會會員是否願意遵行守則,成本較低,對就業影響較少。

方案二是用電話應用程式過濾,同樣毋須立法,政府可與已有的過濾電話應用程式公司合作,但固網電話或某些型號電話無法安裝這類程式,成效取決於應用程式資料庫是否全面及更新。

方案三是立法設立拒收訊息登記冊,禁止商戶撥打登記冊上的號碼,否則需負上法律責任,有較大阻嚇作用,但從境外打出電話、違規更改來電等,可嚴重影響成效,部分從業者或受到嚴重影響。

特配字頭方案不可行

政府曾考慮指配指定「字頭」號碼給電話促銷者,讓市民識別來電,但或有商戶蓄意不使用特配「字頭」號碼,政府極難執法,亦會影響現行8位號碼計劃,當局認為此方案不可行。

資訊科技界議員莫乃光認為,現時業界已有自願守則,但成效不大,相信立法設拒收信息登記冊是較有意義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