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深愛這片土地 我們是真本土

發佈時間: 2017/05/05

近年「本土」和「港獨」成為社會話題,18名來自專業、教育和媒體界人士,撰文探討何謂「本土」,並集結成《我們是香港真本土》,部分作者昨現身新書發布會,以多角度詮釋「本土」意義。有作者認為,本土不是自戀,也不是自我膨脹,而是對這塊土地負責。

大會指香港立法會共有70個議員,其中有6名屬提倡本土自決、支持港獨的政團新丁。雖然數字未足一成,但合共獲19%的選票,這個冒起約2年的本土獨立思潮,反映年輕人對「本土」的認同度高,對「一國兩制」框架構成衝擊,憂慮香港會出現「去中國化」的現象。

作者之一的《亞洲週刊》總編輯邱立本說,《我們是香港真本土》請來18名40後至80後作者,包括資深大律師湯家驊、專欄作家屈穎妍、前科大經濟系系主任雷鼎鳴、蘭桂坊集團主席盛智文等,以多角度描寫他們在香港發生的故事。

邱在書中詮釋「本土」的意義︰「本土不是自戀,也不是自我膨脹,而是對這塊土地負上責任,從香港出發。」

應關心經濟發展

邱立本指,金庸、邵逸夫、李嘉誠都不是在香港出生,說的廣東話都有濃濃鄉音,但沒有人會質疑他們的港人身份。

雷鼎嗚說,「本土」應該關心香港的經濟發展,但現時標榜自己是「本土」的人,大部分是民粹主義者,他們有三個特點,分別是「排外」、「反精英」和「不聽別人講道理」。湯家驊認為,「本土」不應分「真」、「假」,他指香港擁有獨特的殖民地背景,因此孕育出一群獨特的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