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大澳棚屋 太陽能發電 慳錢又環保

發佈時間: 2017/04/13

水中棚屋是大澳的社區特色,或許在不久之後,大澳棚屋還會多添一項綠色建築新元素——太陽能發電。世界自然基金會早前於3間棚屋屋頂,增設太陽能板,除供應區內部分電力,更是把太陽能發電有效推廣至本港社區的重要一步。

大澳新基村的3家棚屋屋頂最近有新裝置—由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在屋頂上加添了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並連接至電網,讓大澳的民居積極收集太陽能,用以發電。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氣候及公眾參與主任杜珮煒表示,以大澳的日照時間,可收集到不少的太陽能來發電,以滿足3間民居的用電需要,甚至為一些公共空間提供照明。

年省$2500電費 安裝較貴

大澳村民黃美霞家的屋頂安裝了25塊太陽能板,她自言喜歡接受新事物,而太陽能發電也合乎環保原則,她說︰「我家需額外自費置設屋頂隔熱板,才可安裝太陽能板,但也不介意。」全套系統包括太陽能板、變流器、變壓器等。

杜珮煒表示,收集了去年11及12月數據,粗略計算,黃小姐的家一年最多可發出2,200度電,以現時電價計算,黃小姐每年可節省2,500元電費。但當考慮系統安裝費需要7萬至8萬元,回本期便長達30多年,一般人也難以接受,故杜珮煒重申︰「所以政府與兩家電力公司對社區太陽能發展,需有實際的經濟支援,以善用天然資源來減輕市民的電費負擔。」

計劃旨在向社會、政府展示一個示範,希望2018年政府與電力公司簽訂新一份《利潤管制協議》時,考慮納入「上網電價」等條件,把系統的回本期大減,更易讓大眾接受。

撰文︰梁智儀

攝影︰張永康

相片︰受訪者提供